连带担保和一般担保时间是怎么样
更新时间:2025-01-12 08: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连带担保的期限通常是主债务到期后的六个月,除非合同另有约定。一般担保的期限也依据合同约定,若无约定则参照相关法律规定确定。
一、
连带担保和一般担保时间是怎么样
连带担保和一般担保时间是:
1.对于连带担保,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即构成连带责任保证。
(1)其担保期限可依据合同约定,若合同未约定或约定不明,则依《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之规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这意味着,除非另有约定,连带担保人的责任将在主债务到期后的六个月内持续有效。
2.至于一般担保,其保证期间在合同未明确约定时,同样遵循上述法律规定,即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二、
连带担保人的担保期限规定
找法网提醒,连带担保人的担保期限是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来确定的。
1.债权人与保证人可自由协商担保期限,并在担保合同中明确载明。
2.这种约定需遵循法律的限制,即不得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否则将视为没有约定。
3.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连带担保人的担保期限自动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这一规定既体现了法律的灵活性,也确保了债权人与担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稳定。

三、
一般担保人的担保期间说明
一般担保人的担保期间同样遵循《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的规定。
1.当保证人与债权人未就保证期间作出明确约定时,保证期间自动设定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这一期间内,若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并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则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3.这意味着,一般担保人在一定期限内承担着潜在的担保责任,但此责任并非无限期存在,而是受到法律明确规定的限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一般担保和连带责任担保的保证期限一样么
不论是哪种担保方式,其担保期限均可通过协商确定。若合同中没有约定担保期限,那么保证期间默认为债务履行期届满后六个月。在此期限内,债权人需依法提起诉讼或仲裁(针对一般担保)或在期间内请求保证人承担责任(针对连带责任担保),否则保证人将免责。
一般担保和连带担保的期限
担保合同里面约定了的担保期限,按约定的期限计算;担保合同中没有约定担保期限的,担保期限从约定的还款期限之日起担保期限是六个月;另外如果担保合同里面写明担保人担保至债务人还清债务为止的,属于约定不明,担保就是从约定的还款期之日起6个月。<br />
法律依据:<br />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br />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br />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br />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