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遗赠的表示应以何种方式表示

更新时间:2024-12-24 14: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接受遗赠的表示应以书面形式或口头的形式进行表示,受遗赠人应在六十日内以明确方式表达接受或放弃,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形式,但必须清晰传达意愿。未作表示则视为放弃。
一、

接受遗赠的表示应以何种方式表示

  接受遗赠的表示应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具体如下: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的六十日内,以明确的方式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表示。

  2.明确表示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必须是能够清晰传达受遗赠人意愿的形式。若到期未作出任何表示,则法律将视为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因此,为确保自身权益,受遗赠人应及时且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

谁是受遗赠人及其权利义务

  受遗赠人,又称“遗赠受领人”,是遗赠人在遗嘱中明确指定的,将接受其遗赠财产的个人或组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

  1.受遗赠人的范围广泛,既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组织,甚至包括尚未出生的胎儿和设立中的法人(在特定条件下)。

  2.受遗赠人一旦确定,便享有一系列权利,如选择接受或放弃遗赠、要求遗嘱执行人按遗嘱指定给付财产、在权利受侵害时提起诉讼等。

  3.受遗赠人也需承担相应的义务,如在附义务的遗赠中完成义务、不妨碍清偿遗赠人税款和债务、不损害特定继承人的特留份额等。

接受遗赠的表示应以何种方式表示

三、

受遗赠人未表示的法律后果

  找法网提醒你,当受遗赠人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接受或放弃遗赠的明确表示时,将产生特定的法律后果。

  1.根据法律规定,若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的六十日内未作出任何表示,则视为其放弃受遗赠。这一规定旨在维护遗产继承的秩序和效率,避免因受遗赠人的长期沉默而导致遗产处理陷入僵局。

  2.对于受遗赠人而言,及时作出明确的表示至关重要,以免因疏忽而丧失自身权益,对于遗产处理的相关人员而言,也应密切关注受遗赠人的表示情况,确保遗产继承过程的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接收遗赠的需要作出什么表示
对于接受遗赠的事宜,受遗赠人应当进行及时且明确的表示。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方式告知遗赠人,或者通过公证、律师见证等方式来增强表达的有效性和证明力。如果遗赠附有条件,受遗赠人还需要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正式接受遗赠。确保及时明确表达意愿,避免因时间延误而导致权益受损。
遗赠,60日内接受的意思表示形式?
接受遗赠是法律行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如何表示接受遗赠
你好,遗嘱的要求很高的,符合吗
律师解答动态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3分钟前
您提到的这种借款还款方式,从法律角度来说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首先,民间借贷本身是合法的,但利率和还款
武汉的律师一样是可以申请的。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从法律角度分析,12岁男孩的行为确实可能构成性骚扰,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关于您提到的问题,我帮您分析一下法律上的情况:首先,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
具体什么情况请讲清楚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