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出来后有什么规定

更新时间:2024-12-26 18: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假释出来后的规定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定期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离开居住地需报批,且一般不得再申请减刑。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若再次犯罪,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一、

假释出来后有什么规定

  假释出来后有以下规定:

  1.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管理机构的各项要求;

  2.需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保持透明;

  3.必须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不得随意与未经批准的人员接触;

  4.若计划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至其他地方,必须事先报经监督机关批准,以确保其行踪可追踪;

  5.被假释的罪犯,在无特殊情形下,一般不得再申请减刑,其假释考验期也不得缩短。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假释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促进罪犯的顺利回归与改造。

二、

如何判断罪犯有悔改表现?

  判断罪犯是否有悔改表现,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根据相关规定,当罪犯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时,应认定为其“确有悔改表现”:

  1.罪犯需认罪伏法,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有深刻的认识和悔悟;

  2.罪犯在改造过程中应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展现出良好的改造态度;

  3.罪犯应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4.罪犯还应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努力完成劳动任务,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悔改之心。

  在办理假释案件时,认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还需结合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罪犯在刑罚执行中的一贯表现、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假释出来后有什么规定

三、

假释考验期再犯罪怎么罚?

  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若再次犯罪,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1.若罪犯在假释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但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将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并将其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2.若罪犯在假释考验期内犯下新罪,则更应撤销假释,并依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3.若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也应撤销假释,并依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找法网提醒你,这些规定体现了假释制度的严肃性,也强调了对于再犯罪的零容忍态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假释程序是什么,有哪些法律规定
假释的程序,是指罪犯获得假释,应依照刑法有关规定的步骤实施,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假释的法定程序是:由执行强制劳动改造的监狱向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并附以下材料: 1、罪犯评审鉴定表; 2、罪犯奖惩表; 3、终审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 4、历年减刑裁定书复印件; 5、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具体材料; 6、未成年或者老残(自伤自残除外)的材料。 一、对无期徒刑假释建议书应当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局同意后再提出假释建议。 二、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收到监狱的假释建议书后审查其材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齐备、程序是否合法; 三、人民法院在审查案件材料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裁定予以假释。假释由裁定宣告之日起计算,考验期为执行完毕的刑期,考验期内一般不予减刑,被判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假释之日起执行。
假释期间有什么限制,怎么规定
假释期间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考验期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呢,有什么规定
你好,按照我国刑法中,目前对于假释的相关规定显示的考验期是一般都是一整年。计算日期是从正式开始假释的那一天起开始计算。但是如果在假释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话,之前经过的日期都是重新归零相当于没有过假释也没有服刑的
相关知识推荐
假释的有关规定
假释的有关规定
刑法第四章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关于假释的规定
关于假释的规定
什么是假释
假释的法律规定
假释的法律规定
什么是假释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对,得等钱确实到账了再转出去。没到账就转,可能对方转的钱有问题,比如存在转账撤销、冻结等情况,到时候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不太清楚你充值2000多是遇到啥问题了。要是充值后没得到应有的服务或商品,可先和对方协商退款;要是遭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孩子若不知情被误导帮忙打电话,主观上无诈骗故意,通常不构成犯罪。但要积极配合,如实说明情况,证明孩子
黄国凯律师
黄国凯律师
25分钟前
你好,这个情况可能并不会受到法律所允许哦,因为如果是自愿赠与或者共同花费一般是不可撤回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7分钟前
这事儿有风险。朋友贷款不打自己账户却打你这儿,可能存在问题。要是朋友贷款用途不合法,你可能受牵连;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3分钟前
不太明白您说的“开慌”是啥意思,要是您说的是在树那块地搞开发之类的事儿,得先看这块地的性质。要是私自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