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合伙谁当经营者
更新时间:2024-12-09 08: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体工商户合伙当经营者的人是在工商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个体,若为合伙制,应通过合伙协议事先约定经营者的身份。在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时,申请人需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登记机关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经营者的身份证明、经营场所证明等。
一、
个体工商户合伙谁当经营者
个体工商户合伙经营者通常是在工商管理局登记注册的当事人。
1.若个体工商户为合伙形式,虽然可能涉及多个合伙人共同出资和经营,但根据法律规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经营者进行登记,并以其名义进行经营活动。
2.在合伙经营中,应事先通过合伙协议明确约定由谁来担任这一登记在册的经营者角色,对外代表个体工商户进行法律行为。
二、
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如何确定
找法网提醒,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的确定,主要依据《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及相关工商登记规定。
1.在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时,申请人需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登记机关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经营者的身份证明、经营场所证明等。
2.登记机关在审核通过后,会依法予以登记,并在营业执照上载明经营者的姓名。因此,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是在注册登记过程中由申请人指定,并经登记机关确认的。
3.若个体工商户为合伙形式,则需在合伙协议中明确经营者的选定方式及人选,并在登记时向登记机关提供相应材料。

三、
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登记规定
关于个体工商户经营者的登记规定,主要遵循《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
1.根据规定,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应当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登记机关申请注册登记。登记机关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发给营业执照。
2.营业执照是确认个体工商户经营资格和经营者身份的重要法律文件,其上载明的经营者姓名即为该个体工商户的法定经营者。
3.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按时进行年度报告、依法纳税等,以确保其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若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发生变更,应及时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以避免因经营者身份不符而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纠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
个体户可以在家庭成员间变更经营者。《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新的经营者重新申请办理注册登记。
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在家庭成员间变更经营者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第二十三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未办理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1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个体工商户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法律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条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新的经营者重新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在家庭成员间变更经营者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第二十三条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未办理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1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个体工商户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