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是购房者需要了解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住宅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依据是房屋的交易价或评估价。
土地出让金通常按房屋交易价或评估价的2%收取。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计算方式:
1.对于有实际成交价的房屋,且该成交价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土地出让金将按成交价不低于4成的标准计算。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依据标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成来计算。
2.当划拨土地使用权发生转让并需要补办出让手续时,土地出让金将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成来计算。
3.若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对以上计算方式得出的土地出让金数额有异议,可委托有资质的土地估价机构进行评估,最终按评估价的4成来确定土地出让金。
4.划拨土地使用权成本价格占土地价格的比例不得高于6成。在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计算出让金时,需将成本价格换算成市场土地价格,再按不低于4成的标准计算土地出让金。
找法网提醒,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时,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全部价款。
1.这包括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以及土地使用期满后,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
2.对于原通过行政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在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或投资时,也需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价款。
3.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者获得土地使用权所需支付的经济代价,也是政府土地收益的主要来源之一。
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特别是涉及经济适用房等特定类型房屋的转让时,若房屋未缴纳过土地出让金,则在过户时需补缴。
2.土地使用权到期需要续期时,土地使用者需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续期土地出让金。
3.原通过行政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在将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或投资等经济活动时,需按规定补交土地出让金。
4.其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