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是什么概念
更新时间:2024-12-05 21: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社区矫正是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放在社区,由司法行政机关主导,并联合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在确定的期限内对罪犯进行心理与行为的矫正,以帮助其回归社会。
一、
社区矫正是什么概念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1.其核心在于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环境中,由司法行政机关主导,并在相关部门及社会力量的协助下,于判决、裁定或决定所确定的期限内,对罪犯进行心理与行为上的矫正。
2.这一过程体现了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的特点,是刑罚执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社区矫正的对象有哪些
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罪犯:
1.被判处管制的罪犯,这类罪犯虽未被剥夺人身自由,但需接受一定的限制和监督;
2.宣告缓刑的罪犯,他们因犯罪情节较轻或具有悔罪表现等条件,被法院判处缓刑,并在考验期内接受社区矫正;
3.裁定假释的罪犯,他们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符合假释条件,提前出狱后需在社区中继续接受矫正;
4.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于身体健康等原因,他们被允许在监狱外执行刑罚,并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这些社区服刑人员共同构成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对象。

三、
社区矫正的双重价值
找法网提醒,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创新的刑罚执行方式,具有显著的双重价值。
1.它体现了刑罚的惩罚性。作为与监禁矫正相对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同样是一种刑事制裁措施,旨在对罪犯进行必要的惩罚,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2.社区矫正还蕴含了恢复性的价值。它强调在惩罚罪犯的同时,要关注其回归社会的需求和能力培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社区矫正的定义是什么?
社区矫正包含监督、教育培训和心理辅导等具体操作。首先,对罪犯进行社区矫正规定遵守情况的监督;其次,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提升罪犯的社会技能和知识水平;最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解决心理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些操作的目的是帮助罪犯重新适应社会,降低再次犯罪的风险。
社区矫正迁移
社区矫正对象迁居后,办理交接手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迁出地司法所在3日内向迁入地司法局书面介绍矫正对象情况。2. 转递有关档案材料。3. 办理交接手续,填写《矫正对象移交清册》一式两份,双方司法所各执一份。
社区矫正什么意思
**社区矫正概述**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性的刑罚方式,适用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这些罪犯居住在自己的住所中,通过定期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并按时报告矫正情况来服刑。未经批准,矫正对象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社区矫正的目的是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通过专门国家机关、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矫正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社区矫正主要适用于以下四种罪犯:
1.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2. 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3.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且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4. 被裁定假释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