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证金什么时候打
更新时间:2024-11-17 0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履约保证金应在签订合同协议书之前交纳,以确保合同顺利执行。中标人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应在规定时间(如5天内)提交履约保证金。
一、
履约保证金什么时候打
根据实践经验与合同管理的需要,履约保证金应在签订合同协议书之前就已经交纳。
1.这一时间点的设定,旨在通过履约保证金的提前到位,为合同的后续履行提供坚实的财力担保,减少投资风险,避免市场秩序的扰乱,并督促合同双方认真履行合同义务。
2.中标人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应迅速行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如5天内)向招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以确保合同的顺利推进。
二、
履约保证金应交付给谁
找法网提醒,关于履约保证金应交付给谁的问题,虽然法律法规并未给出明确的规定,但结合实践经验和合同管理的需要,履约保证金通常应由集中投标机构收取。
1.这一做法旨在保持操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确保履约保证金不被投标人不恰当地使用,如作为要挟条件或抵作合同预付款等。
2.集中投标机构作为中间方,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履约问题,对投标人与供应商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
履约保证金的收取标准
履约保证金的收取标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其既能有效发挥财力担保的作用,又不至于给合同双方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
1.具体而言,履约保证金的数目应大于合同预付款数目,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2.其数目也应与投标保证金持平或稍高,特别是对于技术含量高、不能准时履约将带来巨大损失的项目,应适当提高履约保证金数额。
3.履约保证金数额的确定还应与合同付款条件相联系,初步设想两者之间应成反比关系,即分阶段付款条件对供应商有利时,履约保证金应多收,反之则少收。
4.其比例通常为工程造价的5%~10%,具体执行比例由招标方根据工程造价情况确定,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漫天要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履约保证金应付比例
履约保证金的最高比例为合同价的10%。在决定保证金的比例和方式时,可以采取履约担保、保兑支票等多种处理方式。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的高低、合同条款的详细内容以及双方的协商情况,确保选择最适合的保证金比例和方式。
履约保证金和履约保函的区别
履约保证金是承包人提供的资金担保,防止违约。履约保函是银行应承包方请求,向业主方作出的保证承诺。具体操作上,履约保证金需要承包人将一定金额的资金存入指定账户,而履约保函则需要承包人向银行申请,银行审核后出具保函给业主方。
履约保证金缴纳形式
履约保证金缴纳方式如下:
1. 履约保证金应交付给建设单位,转移占有,且应设立履约保证金帐户,不得与其他混同,也不得擅自挪用。
2.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扣除的情形,必须由双方签署书面履约保证金扣减协议或由建设方向施工方书面通知扣除理由、数额与时间。
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在第三方对该履约保证金主张权利时,理清其性质与数额,以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