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证金比例
更新时间:2012-12-19 10: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履约保函是指:招标人和中标的投标人在签订合同后,即成为接受承包人和承包人。承包人必须向接受承包人提供银行开立的履约保函,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10%-15%,以确保承包
履约保函是指:招标人和中标的投标人在签订合同后,即成为接受承包人和承包人。承包人必须向接受承包人提供银行开立的履约保函,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10%-15%,以确保承包人按合同条款履约。否则,由银行负责赔偿一定金额,最高不超过履约保函的总金额。(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北京第一版,《国际贸易实务》冷柏军编著)
但招投标法第四十六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
释义 履约保证金的提交。
要求中标人提交一定金额的履约保证金,是招标人的一项权利。该保证金应按照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的规定,或者根据招标人在评标后作出的决定,以适当的格式和金额采用现金、支票、履约担保书或银行保函的形式提供,其金额应足以督促中标人履行合同。
第六十条 中标人不履行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的,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履约保证金数额的,还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没有提交履约保证金的,应当对招标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政府采购履约保证金比例一般是多少
履约保证金比例上限10%。操作中需注意:1.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设定保证金比例;2. 确保保证金收取和使用符合法规要求;3. 及时退还无违约情况的保证金;4. 对违约情况依法依规处理保证金。
二建履约保证金的比例
履约保证金的意义在于:
1. 数目需超过合同预付款,以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2. 与投标保证金应保持相当或略高,针对技术含量高且不能准时履约可能导致采购人重大损失的项目,应适当调高履约保证金数额。
3. 履约保证金数额的确定需与合同付款条件挂钩,初步设想两者呈反比关系,即当付款条件对供应商有利时,应多收履约保证金;反之,则少收。一旦承包方完成合同相关事项,即可退还保证金。但如单位要求包含保养或维修保证金部分,则退还时间应在完成相关保养或维修工作之后。
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具体是
法律分析:履约保证金比例没有统一标准,各地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有的地方规定履约保证金金额不得超过中标合同价的5%,而有的地方则规定为10%以内。具体金额应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来确定,但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