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约保证金什么时候生效
更新时间:2024-11-17 03: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履约保证金通常在签订合同协议书之前就应交纳,以确保合同生效后双方有财力担保履行合同。此举旨在减少投资风险、避免市场扰乱,并督促双方按合同条款执行。
一、
履约保证金什么时候生效
履约保证金在签订合同协议书之前就应该先交纳,以确保在合同正式生效后,双方均有足够的财力担保来认真履行合同义务。
这一步骤的设置,旨在通过履约保证金的存在,减少投资风险、避免扰乱行业市场,并督促双方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
二、
履约保证金应交给哪方
找法网提醒,关于履约保证金应交付给哪一方的问题,法律法规并未给出明确的统一规定。
1.从实际操作和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履约保证金不宜由投标人单方面收取,以避免出现以履约保证金为要挟条件、迫使中标人增添或改变合同内容等不当行为。
2.履约保证金应由集中投标机构或类似的中立第三方收取,以保持操作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公正性。
3.集中投标机构作为中间方,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履约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对投标人与供应商进行有效控制,从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
履约保证金收取标准
履约保证金的收取标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其既能起到担保作用,又不会给合同双方带来过大的经济负担。
1.具体而言,履约保证金的数额应大于合同预付款数目,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2.其数额还应与投标保证金持平或稍高,对于技术含量高、不能准时履约将给投标人带来巨大损失的项目,应适当提高履约保证金数额;
3.履约保证金数额的确定还应与合同付款条件相联系,初步设想两者之间应成反比关系,即分阶段付款条件对供应商有利时,履约保证金应多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履约保证金应付比例
履约保证金的最高比例为合同价的10%。在决定保证金的比例和方式时,可以采取履约担保、保兑支票等多种处理方式。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工程造价的高低、合同条款的详细内容以及双方的协商情况,确保选择最适合的保证金比例和方式。
履约保证金和履约保函的区别
履约保证金是承包人提供的资金担保,防止违约。履约保函是银行应承包方请求,向业主方作出的保证承诺。具体操作上,履约保证金需要承包人将一定金额的资金存入指定账户,而履约保函则需要承包人向银行申请,银行审核后出具保函给业主方。
履约保证金缴纳形式
履约保证金缴纳方式如下:
1. 履约保证金应交付给建设单位,转移占有,且应设立履约保证金帐户,不得与其他混同,也不得擅自挪用。
2.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扣除的情形,必须由双方签署书面履约保证金扣减协议或由建设方向施工方书面通知扣除理由、数额与时间。
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在第三方对该履约保证金主张权利时,理清其性质与数额,以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