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怎样区分
更新时间:2024-09-24 0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分主要依据违反的法律规范、违法表现及法律后果来判定。民事违法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涉及约定义务,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则触犯行政法律,关涉国家确定的义务,接受行政处罚。
一、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怎样区分
民事违法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分主要基于其违反的法律规范及相应的法律后果。
1.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而行政违法行为则触犯的是行政法律法规。
2.两者的违法表现也存在差异,行政违法行为涉及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可能包括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义务。
3.违法结果方面,民事违法的后果是承担民事责任,而行政违法的结果则是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
二、
民事违法的表现和构成要件
民事违法的表现主要包括两大类: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
1.违反合同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侵权行为则是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找法网提醒您,在构成要件上,民事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两条:
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2.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
民事违法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前者指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后者则指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

三、
行政违法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行政违法是指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行政主体未按行政法律法规规定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及行政相对人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于行政违法行为来说,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行政违法,应当具备的要件包括:
1.行为必须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2.行为必须是出于故意或过失;
3.行为必须已经实施并产生了法律上的效果。
例如,在税务违法行为中,只要具备了偷税、逃避追缴税款、抗税行为或者其他违反税务管理制度行为的客观要件,就构成税务违法行为,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违法行政违法民事违法的区别
刑事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违法受行政处罚,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处理方式选择需根据具体行为性质、后果严重程度及法律规定,确保选择合法、合理且有效的处理方式。
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的区别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的区别如下: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民事法律法规;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违反行政法的结果是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违反民事法律的后果是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