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区别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9-24 04: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区别是在违反的规范、违法表现及违法结果上均有显著差异。民事违法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涉及法定义务和当事人间约定义务;行政违法则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直接触犯国家法定义务。后果上,民事违法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则接受行政处罚。
一、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区别是什么
民事违法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两者违反的规范不同,民事违法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法规,而行政违法行为则违反的是行政法律法规。
2.违法表现上也有所不同,行政违法行为直接触犯了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则不仅包括这些法定义务,还涉及当事人之间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上,行政违法行为的后果是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民事违法行为的后果则是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
二、
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
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主要涵盖两个方面。
1.行为必须侵犯了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这包括但不限于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
2.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即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的规定。
根据这两个标准,民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两大类。
1.违反合同行为是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侵权行为则是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找法网提醒您,在表现形式上,民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违法的作为是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而违法的不作为则是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

三、
行政与民事违法的不同处罚
行政违法与民事违法在处罚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区别。
1.行政违法行为的结果是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这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
2.民事违法行为的后果则是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这通常包括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税务违法行为中,一旦构成违法行为,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处罚的主体是具备行政责任能力的特定主体,即纳税人或税务管理的特定对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违法行政违法民事违法的区别
刑事违法需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违法受行政处罚,民事违法承担民事责任。处理方式选择需根据具体行为性质、后果严重程度及法律规定,确保选择合法、合理且有效的处理方式。
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的区别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的区别如下: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民事法律法规;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违反行政法的结果是接受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而违反民事法律的后果是向对方当事人承担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