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的法人成为被执行人时,其影响是深远的。
1.该法人将不得履行为其单位办理财产抵押、转让及为他人提供担保的职务行为,这直接限制了公司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运作。
2.法人在单位的交通费用报销上也将受到限制,包括乘坐出租车、火车卧铺、飞机、轮船四等以上舱位等,这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3.法人将被限制出国出境,这可能对公司的国际业务或对外交流造成阻碍。
4.公司也不得向其工作人员发放奖金和分配红利,可能影响到员工的积极性和福利待遇。
5.公司的财务状况需每月定时向法院申报,并随时接受审计,这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和透明度要求。
找法网提醒您,法人可能成为被执行人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当法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时,法院有权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如果法人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也将被视为失信被执行人。
3.法人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行为也将导致其成为被执行人。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以及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等行为也将使法人面临成为被执行人的风险。
记载和公布的法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需要明确列出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
2.要记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以便公众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执行进展。
3.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也会被详细记录,以便公众评估其信用状况。
4.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等信息也将被公开,以便公众查询和监督。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其他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也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