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住院有哪些政策
更新时间:2024-09-29 12: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低保户住院时,可享受医疗费用减免,包括手术费和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免20%,普通住院床位费减免50%。此外,未享受职工医保的低保和低收入者,门诊费个人负担部分可获得70%的医疗救助,封顶4000元。重大疾病患者还可获得75%的重大疾病救助,最高8万元。
一、
低保户住院有哪些政策
低保户在住院时,享有多种优惠政策以确保其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
1.医疗费用方面,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可享受基本手术费和CT、核磁共振大型设备检查费20%的减免,以及普通住院床位费50%的减免。
2.对于未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低保和低收入人员,其门诊费用在经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按照70%的比例给予医疗救助,全年救助封顶线为4000元。
3.社会救助对象因罹患重大疾病发生的门诊或住院医疗费用,在经过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按照75%的比例给予重大疾病救助,全年累计救助最高额度为8万元。
二、
低保户住院费用如何减免
找法网提醒,低保户住院费用的减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在医疗费用方面,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可享受基本手术费和CT、核磁共振大型设备检查费20%的减免,以及普通住院床位费50%的减免。
2.对于门诊费用和重大疾病医疗费用,低保户在经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报销后,其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医疗救助或重大疾病救助,进一步减轻了低保户的经济压力。

三、
低保户如何申请及审批流程
低保户的申请及审批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由户主通过村民委员会向居住生活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2.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组织村民代表开展民主评议,并对申报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初审,将初审结果在村公示3—5天。
3.乡镇人民政府在校验申请人上报材料齐全后,正式受理申请,组织入户核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对象提出补助意见,并公示3—5天。
4.县级民政部门收到上报申请材料后,组织入户核查、复审,进行依法审批,对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对象发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及保障金领取存折,对不符合条件的则书面通知申请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低保户住院有哪些优惠
有的,低保户看病的优惠政策包括:
1、医疗费用减免: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就诊时,可享受基本手术费和CT、核磁共振大型设备检查费20%,以及普通住院床位费50%的减免;
2、门诊救助;
3、重大疾病救助;
4、救助病种有15类;
5、生育救助;
6、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低保户可以买低保户可以买电动车吗?
低保户是可以买车的。为了扩大低保覆盖面,家庭拥有机动车、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等认定条件已经做出相应调整,适度放宽了低保、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降低了救助准入门槛。这意味着,即使有车有房,只要实际生活困难的群众也能享受低保待遇。
在车辆认定条件方面,新政规定,居住在北京市城六区以外的家庭,如果拥有唯一机动车且该机动车用于家庭成员因罹患重大疾病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医院长期就医使用等特殊情形,可适当放宽认定条件。具体认定办法由有关区根据实际制定。此外,对于依靠兄弟姐妹或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扶养或抚养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以及本市户籍居民组成的家庭,只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且符合本市城乡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就能纳入城乡低保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