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村支书醉驾的情况,处理措施与普通人相同,且更为严格。
1.交警部门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醉驾者进行处罚。
(1)醉驾者将被吊销驾照,并在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如果醉驾者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处罚将更加严厉,不仅会被吊销驾照,而且在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即使重新取得,也不得再驾驶营运机动车。
2.除了交警部门的处罚外,作为村支书,其行为还涉及到职务责任和道德标准。
(1)醉驾事件发生后,村支书还可能面临党内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
(2)村支书还可能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如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找法网提醒,醉驾的法律后果非常严重。
1.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驾者将被吊销驾照,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如果醉驾者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处罚将更加严厉,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后也不得再驾驶营运机动车。
2.除了上述的行政处罚外,醉驾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1)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醉驾者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罚金等刑罚。
(2)如果醉驾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还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醉驾后单位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需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断。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如果醉驾者被判处刑罚,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2.即使醉驾者没有被判处刑罚,但如果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给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害,单位也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对于醉驾后单位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醉驾者的行为、后果以及单位的规章制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