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改年龄的手续并非随意可办,而是需要严格的流程和证明。
1.档案年龄是不能随意修改的,若确实存在错误,如组织填写错误等历史遗留问题,需要确认自己的出生日期,这通常依据最早的档案形成材料上的时间,而非户口本或身份证。
2.若要申请更改档案年龄,通常需要前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出生证明、原始户籍资料等,以证明档案的出生日期确实存在错误。
这些证明材料将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验证,一旦确认无误,方可进行档案年龄的修改。
找法网提醒,档案年龄修改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
1.根据该通知,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2.这一规定明确了档案在认定职工年龄时的优先地位,同时也强调了档案信息的严肃性和不可更改性。
因此,在申请修改档案年龄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一规定,确保提交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
个人档案具有六大功能,包括保留个人原有干部身份、办理工作调动、参加公务人员招聘考试、办理个人退休手续、专业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以及出国政审和公证时的查阅需求。
这些功能使得个人档案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如果随意修改个人档案,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1.修改档案将破坏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导致档案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2.修改档案可能涉及到违法违规行为,一旦被发现,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3.修改档案还可能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去工作机会和社会信任。
因此,在申请修改档案年龄时,必须充分了解其后果,并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