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诉讼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10-31 1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撤销权诉讼是债权人针对危害债权实现的债务行为请求法院撤销的法律手段。本文详细解读了撤销权诉讼的含义、法律规范及参与人成本,帮助您全面了解撤销权诉讼的相关知识。
一、
撤销权诉讼什么意思
1.撤销权诉讼,又称废罢诉权诉讼,是债权人在特定情况下为维护其债权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法律手段。
2.当债务人与他人实施处分其财产或权利的行为,且这种行为可能危害到债权的实现时,债权人便有权请求法院对该行为予以撤销。
3.撤销权诉讼不仅体现了债权人对债务行为的监督,更是对债权实现的一种保障。
4.撤销权诉讼作为实体法上的权利,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性质,能够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
撤销权诉讼的法律规范
撤销权诉讼的法律规范主要源于《民法典》。
1.当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若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同样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三、
撤销权诉讼的参与人及成本
撤销权诉讼的参与人主要包括债权人、债务人、受益人和受让人。
1.债权人是撤销权诉讼的发起人,债务人是被请求撤销行为的一方,而受益人和受让人则可能因债务人的行为而受益或受让财产。
2.在诉讼中,这些参与人的地位是明确的,他们各自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3.撤销权诉讼的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
(1)撤销权诉讼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包括案件准备、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这会给参与人带来一定的时间成本。
(2)撤销权诉讼还需要支付一定的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诉讼费、鉴定费等。这些费用可能会给债权人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因此,在决定是否提起撤销权诉讼时,债权人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得失,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撤销权诉讼后,债务人的财产如何处理?更多法律问题,欢迎随时找法网咨询,让我们共同守护您的法律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撤诉是什么意思
撤诉法律规定: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撤诉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申请撤回起诉,须经其他当事人同意;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依法处理的,可以不准许撤诉或者不按撤诉处理;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七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
撤销权诉讼管辖权的法院在哪里,撤销权诉讼管辖权的法院在哪里?
撤销权之诉管辖权的法院是被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之间因民事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