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予房产未过户可否撤销赠与
更新时间:2024-10-07 1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赠予房产未过户时,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得撤销。撤销后赠与人可要求返还财产,需遵守法律程序和保留证据。
一、
赠予房产未过户可否撤销赠与
1.赠予房产未过户的情况下,赠与人确实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赠与行为。这一规定源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即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享有撤销赠与的权利。
2.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赠与合同都可以随意撤销。对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即使房产尚未过户,赠与人也不得行使撤销权。
二、
不可撤销赠与的情形
虽然赠与人在房产未过户前原则上可以撤销赠与,但存在以下情形时,赠与合同将不得撤销:
1.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公证作为一种法律程序,具有证明赠与合同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效力。一旦赠与合同经过公证,即表明赠与人已经对赠与行为进行了深思熟虑,并表达了明确的意愿。
2.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这类赠与合同往往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义务,因此法律对其撤销权进行了严格限制。
3.还需要注意的是,受赠人如果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或者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行为,赠与人也有权撤销赠与。

三、
赠与合同撤销后处理方法
在赠与合同被撤销后,赠与人有权要求受赠人返还赠与的财产。这一处理原则符合《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后的法律后果的规定。
1.行为人因无效或被撤销的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2.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具体操作中,赠与人可以通过与受赠人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赠予房产撤销后还有其他法律后果吗?欢迎在找法网提问,我们的法律专家将为你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赠与房产已过户能否撤销
对于已经过户的赠与房产,确实存在可以撤销的情况。具体操作包括:首先,尝试协商撤销,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撤销赠与的意愿和条件;其次,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赠与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法律规定,必须在出现法定撤销事由的一年内或者赠与人因受赠人违法行为受损的六个月内行使撤销权。
房产赠与未办过户可否撤销
《民法典》规定,赠与房产合同可以撤销,撤销方式分为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
1. 如果赠与财产权利未转移,可以任意撤销,但经过公证或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
2. 法定撤销适用于以下情况: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其他法定情形。
3.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4.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赠与房产过户之前是否能撤销
赠与房产过户后,原则上不能撤销。但在以下情况下,赠与可以在特定时间内撤销:
1. 赠与房产权利转移后出现法定撤销事由的,一年内可以撤销。
2.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六个月内可以撤销。
此外,如果赠与合同经过公证,或者属于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则不适用上述撤销规定。
对于受赠人,如果存在以下情形,赠与人也可以撤销赠与:
1. 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2. 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 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