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什么时候签字
更新时间:2024-10-23 17: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就业协议在什么时候签字?就业协议一般在毕业后上班时签字,需满足年满16周岁、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劳动关系等条件。未签协议可能导致双倍工资支付等后果。
一、
就业协议什么时候签字
对于就业协议的签字时间,通常涉及的是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与公司签署劳动合同的问题。
1.一般来说,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后,并且年满16周岁,开始在用人单位工作或上班时,即满足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
2.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劳动合同可以在毕业后立即签署,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已经订立了劳动合同,那么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二、
签劳动合同的条件
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毕业生已经正式毕业,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6周岁;
2.毕业生已经在用人单位工作或上班,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实际的劳动关系。对于未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其法律上不能认定为劳动者,因此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也是无效的。
只有在拿到毕业证正式上班之日,学生才能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也才能生效。

三、
未签协议的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等情形,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你是否还担心就业协议中隐藏的“陷阱”?快来找法网,了解更多劳动法知识,守护你的劳动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想知道什么时候签就业协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或者“三方协议”。是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
协议书也是学校派遣毕业生的依据,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将根据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递学生档案。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第十三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从毕业生在校的最后一学年开始。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一般应在每年11月--12月向主管部门及有关高校提出下一年度毕业生需求计划,11月--5月与毕业生签订录用协议。
第十五条 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
毕业生联系工作时间应安排在1月--5月,春季毕业研究生可适当提前。
第二十三条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或校际联办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高等学校在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十四条 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想知道什么时候签订就业协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或者“三方协议”。是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
协议书也是学校派遣毕业生的依据,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将根据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递学生档案。法律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第十三条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从毕业生在校的最后一学年开始。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一般应在每年11月--12月向主管部门及有关高校提出下一年度毕业生需求计划,11月--5月与毕业生签订录用协议。
第十五条 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
毕业生联系工作时间应安排在1月--5月,春季毕业研究生可适当提前。
第二十三条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或校际联办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高等学校在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十四条 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