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用地土地出让金收费标准
更新时间:2024-08-29 05: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划拨用地土地出让金收费依据土地转让情况而定,通常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住房上市补交土地价款也有具体计算公式。转让划拨土地需遵守规定,保护原权益人利益。
一、
划拨用地土地出让金收费标准
划拨用地土地出让金的收费标准主要依据土地转让的具体情况而定。
1.在发生转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时,土地出让金的计算通常按照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进行。
2.若存在实际成交价格,且该价格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土地出让金将按照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
3.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则土地出让金将依照标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二、
住房上市土地费计算
对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的情况,补交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价款的计算则根据国土资源部相关规定执行。
1.补交土地价款的具体计算公式为:补交土地价款=标定地价×缴纳比例×上市房屋分摊土地面积×年期修正系数。
2.标定地价需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已有标定地价的城镇可直接使用,未评估标定地价的城镇则需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或简便方法测算。
3.缴纳比例通常不低于10%,上市房屋分摊土地面积可通过上市房屋建筑面积与整幢建筑总用地面积的比例计算得出。
4.年期修正系数则用于反映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对土地价值的影响。
5.区位修正系数和容积率修正系数也是影响标定地价的重要因素,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三、
划拨土地转让规定
划拨土地转让涉及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1.划拨土地使用权在转让前需经过审批,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在转让过程中,受让方需按规定支付土地出让金,出让金的计算标准和方式如上所述。
2.转让划拨土地还需注意保护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转让过程合法、公平、公正。转让后的土地用途应符合规划要求,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进行违法建设。
土地转让中的法律问题复杂,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如需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欢迎在找法网提问,我们随时为你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划拨地去缴土地转让金如何收费
法律分析:划拨土地转出让除了要补交相关土地出让金外,还需缴纳以下费用:城镇居民住房用地面积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以下的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费为每宗地13元;每超过50平方米以内加收5元,但不超过30元。此外,还需支付土地注册登记、发证工本费(精装每证20元,简装每证5元)及印花税5元。
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的转让、出租、抵押,需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批准,并依照相关条例规定办理手续。这些条件包括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领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合法的产权证明;以及依照条例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以转让、出租、抵押所获效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划拨土地出让金的标准是什么
1. 划拨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标准:
- 委托土地估价机构的按评估价的40%计算。
- 成交价不低于基准地价的按成交价40%的标准计算,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的按全部地价40%计算。
- 划拨土地按基准地价的40%计算。
2. 土地使用权划拨的定义: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3. 土地有偿使用费的缴纳: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自相关法规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其中30%上缴中央财政,70%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需报国务院批准。
划拨土地出让金多少
划拨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式如下:
1. 委托土地估价机构进行估价,按评估价的40%计算。
2. 若成交价不低于基准地价,则按成交价的40%计算;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则按全部地价的40%计算。
3. 划拨土地则按基准地价的40%计算。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对于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中,30%上缴中央财政,70%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