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多个伤残等级赔偿金标准明细根据不同的工伤等级有所不同。
1.对于一级至四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为本人工资的27个月、25个月、23个月和21个月。
(1)按月享受的伤残津贴也根据伤残等级不同,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和75%。
(2)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对于五级、六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为本人工资的18个月和16个月。而伤残津贴则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和60%。
3.对于七级至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为本人工资的13个月、11个月、9个月和7个月。
(1)当劳动合同期满或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而用人单位则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对于已满60周岁的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伤时,是否能认定为工伤,与其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有关。
1.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是劳动关系,并且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受伤,那么可以认定为工伤,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2.如果已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继续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的是劳务关系,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康复费等。
工伤等级津贴的发放根据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确定。
1.对于一级至四级伤残,按月享受的伤残津贴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和75%。
2.对于五级和六级伤残,伤残津贴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和6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对于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职工,他们在事故发生后的前三个月内将照发工资。
工伤赔偿标准看似复杂,实则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你对工伤赔偿还有其他疑问吗?欢迎在找法网提出,我们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