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案由写什么
更新时间:2024-08-10 03: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诉讼案由是法院对案件法律关系的概括,正确书写对案件审理至关重要。民事起诉书是原告向法院提交的书面申请,其结构要点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
一、
民事诉讼案由写什么
民事诉讼案由,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对案件所涉法律关系进行的概括和分类。
正确书写民事诉讼案由,对于明确案件性质、确定法院管辖权、指导当事人举证以及法官审理案件具有重要意义,在书写民事诉讼案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准确理解法律关系和法律规定,确保案由与案件所涉法律关系相符。
2.案由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案件的主要争议点。
3.对于复杂案件,可能需要结合多个法律关系来确定案由,此时应注意案由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二、
民事起诉书内容概述
民事起诉书是民事诉讼中原告向法院提交的,请求法院依法审理并判决被告承担民事责任的书面申请。其内容主要包括首部、正文、结尾和附项四部分。
1.在首部,需写明起诉书的标题、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代理人的相关信息。
2.正文部分是起诉书的核心,包括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
3.请求事项即原告的具体诉讼请求,应简明扼要地写出;事实和理由则是原告阐述其诉讼请求的依据和理由,需详细陈述案件事实,并列举相关证据。
4.结尾部分需写明致送机关和具状人的签名或盖章,以及具状的年月日。附项部分则包括起诉书的副本份数、证据种类和数量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址等信息。

三、
民事起诉书结构要点
民事起诉书的结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标题应明确规范,一般采用“民事起诉书”的表述方式。
2.当事人基本情况的书写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格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在正文部分,请求事项应具体明确,事实和理由应充分详细,证据列举应完整规范。
4.结尾部分的书写也需注意格式规范,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附项部分应详细列出起诉书的副本份数、证据种类和数量以及证人的相关信息,以便法院和对方当事人查阅和核对。
你了解民事起诉书的重要性了吗?遇到民事纠纷问题,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快来找法网咨询,获取专业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事诉讼时效指哪些,法律有什么规定
提起民事诉讼在时间上有严格的规定。法律上的时间概念叫诉讼时效,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有效时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就丧失了胜诉权。诉讼时效一般分为几种:
(1)一般诉讼时效
指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都应适用的一般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最长诉讼时效
我国法律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根据《民法典》第188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3)诉讼时效中断
根据《民法典》第194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4)诉讼时效中止
根据《民法典》第19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情形。
(5)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请求权
根据《民法典》第196条规定,下列请求权的案件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以及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依法提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请求权。
民事诉讼中案由种类有哪些
民事诉讼的案由一般有:
1、人格权纠纷。
2、婚姻家庭、继承纠纷。
3、物权纠纷。
4、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
5、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
6、劳动争议、人事争议。
7、海事海商纠纷。
8、与公司、证券、保险、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
9、侵权责任纠纷。
10、适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