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报到时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4-10-01 16: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毕业生报到时用人单位拒绝接收,可联系学校明确责任妥善处理。依据规定,毕业生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遭遇拒收时应冷静沟通并依法维权。
一、
毕业生报到时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怎么办
1.当毕业生在报到时遭遇用人单位拒绝接收的情况,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并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拒绝接收的具体原因。
2.根据国家规定,经过协商落实和国家毕业生分配主管部门审批的毕业生分配计划必须认真执行。因此,毕业生应明确自身权益,并据此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二、
应对策略与处理程序
在应对策略方面,毕业生应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其拒绝接收的具体原因。
1.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过高要求,毕业生可以明确拒绝,并保留相关证据。
2.毕业生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分清责任,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3.如果学校工作失误造成计划不落实或误派毕业生,学校应负责提出调整意见报批。
4.在处理程序上,毕业生可以向学校或地方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请求协调解决。
5.毕业生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
退回情况与规定明确
1.在退回情况方面,用人单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退回毕业生。例如,用人单位发生重大变化(如撤并、破产、倒闭等),无接收能力的,可以与学校协商,合理调整毕业生分配计划。
2.用人单位不能因对毕业生提出难以达到的过高要求而退回毕业生。
3.对于毕业生本人身体有病而提出退回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传染病史或精神病史,且用人单位在报到时才发现,应允许提出退回。
总之,毕业生在报到时遭遇用人单位拒绝接收的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并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同时,毕业生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你有更多问题想深入了解吗?快在找法网提问,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用人单位福利为由,用人单位扣除工资
员工造成公司经济损失,公司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扣除工资,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其他。
<br/>
法律依据:<br/>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br/>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用人单位和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提供住宿,用人单位经常外出不住,
法律分析:在单位发生意外单位有责任。在工作的时候发生意外,属于工伤,可以要求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后,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报告和申请应尽快,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和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用人单位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