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证据的证明标准

更新时间:2024-05-27 0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新正文详细解读了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证明标准,包括“事实清楚”或“基本事实清楚”的标准,以及“证据真实”的法律真实标准。同时,还介绍了证据证明力的含义和判断原则。
一、

什么是证据的证明标准

  1.证明标准,即法律规定的证据对待证事实的证明程度,是法律对证据的最低限度的证明要求。

  2.它主要解决的是,对于证明对象应证明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3.证明标准是判断证据证明力大小、强弱的基本依据。

  4.在民事诉讼中,如果运用证据对待证事实的证明超过了这一标准,那么证明就视为成功;反之,如果未能达到这一标准,证明就可能失败。

二、

民事诉讼的证明规定

  现行《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证明标准的规定如下:

  1.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事实清楚”或“基本事实清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0条的规定,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理解,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事实清楚”或“事实基本清楚”。

  2.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确立的“证据真实”(法律真实)的证明标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第2款中明确指出,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3.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在“证据真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设定了以下证明标准:

  (1)“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2)“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

  (3)“优势证据”证明标准

  (4)我国民事实体法的条款中涉及的证明标准问题

什么是证据的证明标准

三、

证据证明力的规定

  1.证明力的含义

  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待证事实有无证明作用以及证明作用的大小。也可以理解为证据对待证事实所起的认定作用的大小。

  2.证明力判断的基本原则

  (1)具体证据判断规则——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

  (2)全案证据判断规则——综合审查判断规则,此条确立了法官判断证明力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你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找法网上提出,我们的法律专家会为你解答。掌握证据规则,让法律为你维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487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标准是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如下: 1、当事人的陈述,如原被告向法庭所作出的陈述; 2、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3、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视听资料; 4、
视听资料证据
视听资料证据
刑事诉讼
什么是民事诉讼证据证明标准,法律如何规定?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如下: 1、当事人的陈述,如原被告向法庭所作出的陈述; 2、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 3、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视听资料; 4、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没有证据,没证据
这证据目前在谁手中
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
离婚调查取证
证据证据证据
可以,但要证明是实名
未成年付款会导致公司资金冻结吗?
你好,这个建议谨慎识别处理的
手机被朋友骗卖了。我该怎么办?
发现自己被诈骗了,那么第一时间你应该去公安局报案,提供被骗过程并及时冻结银行卡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我不想再工作了,怎么离职
双方可以就解除劳动合同问题进行协商,协商达成一致进行解除。
平安富贷需购买300理材数据才能激活贷款金额
不购买理财产品,激活贷款金额的方式需视合同和贷款机构政策而定。有些机构可能提供其他选项,如完成信用评估、提供额外担保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个人情况和法律要求
我是因为在网上购买了内裤然后要赔偿吗就是我治疗以及检查的费用
可以先检查留报告再要求赔偿。具体操作:1.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医疗证明和费用清单;2.与商家沟通协商,提出赔偿要求;3.若商家不配合,可拨打12315投诉电话或向
假如女朋友摔坏我的手机,
面对女朋友摔坏手机的情况,首先尝试与她冷静沟通,了解摔手机的原因和动机,以便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沟通无果,可以考虑向警方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以备后续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