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防卫过当可以正当防卫吗
更新时间:2024-10-14 06: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防卫过当本身是一种犯罪行为,对防卫过当不能再进行正当防卫。本文详细解析了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并探讨了防卫过当的法律责任。
一、
对防卫过当可以正当防卫吗
防卫过当本身是一种犯罪行为,其本质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不能再进行正当防卫。
1.正当防卫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其特点在于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并且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2.如果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就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对防卫过当不能再次进行正当防卫。
二、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
1.正当防卫是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
2.防卫过当则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防卫过当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

三、
防卫过当的法律责任
防卫过当的法律责任主要是刑事责任。
1.防卫过当是一种犯罪行为,其本质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防卫过当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在认定防卫过当时,应当考虑防卫行为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的力量对比等因素,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如果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但未达到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程度,就不应认定为防卫过当,而是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你对防卫过当和正当防卫还有哪些疑问?请在找法网上提出,我们将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对过失犯罪可不可以正当防卫
1. 对于过失犯罪可以正当防卫。只要不法侵害正在发生,而行为人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且不超过防卫限度的,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2.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你好,对防卫过当能否正当防卫?
可以正当防卫,达到保护自己不再被继续伤害为准。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
1. 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
2. 防卫必须是针对实际存在且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
3. 防卫人需具备防卫意识;
4. 正当防卫的对象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5. 正当防卫的限度应控制在必要范围内,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中,规定了正当防卫的合法性及其限制。对于正当防卫行为,如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虽应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此外,对于正在进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行为,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