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结果有时效吗
更新时间:2024-08-04 05: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伤残鉴定结果有时效,最长不超过90日。劳动能力鉴定流程包括抽取专家、提出鉴定意见、作出结论等环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规定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流程。
一、
伤残鉴定结果有时效吗
1.是的,伤残鉴定结果确实有时效性。
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在一定的时间内作出鉴定结论。
3.具体来说,这个期限通常为60日,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最长不超过90日。
二、
工伤鉴定的期限
1.工伤鉴定的期限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
2.根据这一条款,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3.如果情况特殊,如伤情复杂或涉及较多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这个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因此,工伤鉴定的期限最长可以达到90日。

三、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
劳动能力鉴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
这些专家会根据申请者的伤情和医疗资料提出鉴定意见。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在必要时,委员会还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3.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整个流程通常需要在60日内完成,复杂情况下可以延长30日。
除了鉴定时效,工伤赔偿还有哪些具体规定?想要了解更多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快来找法网获取专业解答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做伤残鉴定有时间限制吗
伤情鉴定最好是在伤残痊愈之前进行。一般情况下,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是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的30日内。如果遇有特殊情况,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伤情鉴定有时间吗
伤情鉴定通常有时间限制。公安机关在受理伤害案件后,必须在24小时内开出伤情鉴定委托书,并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情鉴定。对于工伤职工,当其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其他情况则按相关法规执行。
具体流程中,如果职工发生工伤且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但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一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相应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同时需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相关的工伤医疗资料。
伤残鉴定有时间规定吗
对于伤残鉴定具体什么时间可以做,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定标准,要根据具体的伤情,确定治疗终结的时间。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程序: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实,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