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探视权有什么后果
更新时间:2024-05-30 1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不遵守探视权可能导致法律诉讼、败诉风险和抚养权变更。本文详解了探视权中止的情形和探视权的意义,提醒您即使情感出现问题,也应通过调解解决探视权,以维护子女利益。
一、
不给探视权有什么后果
1.不给探视权可能会引发对方起诉,并在法庭上主张其权利。
2.如果对方成功起诉,您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抚养权的变更。
因此,即使夫妻双方感情淡漠或出现仇视情况,也应尽量通过调解手段解决探视权问题,以避免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二、
探视权中止的情形
探视权的中止主要基于“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定理由。在司法实践中,探视权中止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探望权人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无法正确行使探视权。
2.探望权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与他人接触或有传染可能的疾病,可能对子女健康造成威胁。
3.探望权人对子女有违法行为,包括民事侵权和犯罪,或教唆挑拨子女与直接抚养人的关系,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和直接抚养人的抚养权。

三、
探视权的重要意义
1.探视权是离异夫妻中未与未成年子女同住一方依法享有的对子女进行探视、进行亲情抚养和精神抚育的权利。
2.它是专属于特定人物的权利,旨在弥补亲情上的缺失,便于未与子女同住一方行使间接监护和亲属权的变化。
3.探视权的行使方式多样,可以是短暂留性式探视,也可以是较长时间的探视。
4.探视权对于子女健康成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通过探视,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可以与子女进行感情交流,得到精神上的慰籍。
6.探视也是对子女进行再教育的一种方式,使子女能够相对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减少家庭破裂给他们造成的心灵伤害。
因此,即使夫妻感情淡漠或出现仇视情况,也应尽量通过调解手段解决探视权问题,以维护子女的利益和健康成长。
你遇到过探视权纠纷吗?欢迎在找法网上分享你的经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共同努力,让法律为亲情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不履行探视权后果是什么
不履行探视权的处罚措施:
1. 法院判决后,被告拒不履行判决配合原告行使探视权利的,可给予罚金或拘留处罚。
2. 拘留处罚在十五日以下,属于较为轻微的处罚。
3. 若不履行探视权的同时,伴有暴力抗拒执法的行为,可能涉嫌犯罪,将面临一定期限的刑事拘留乃至判刑。
4. 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给探视权有哪些后果
不给探视权的,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若是有损害子女人身权益行为的,对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变更子女抚养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br/>
法律依据:<br/>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br/>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br/>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br/>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br/>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六十八条<br/>
对于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或者组织,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但是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