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3.从法律角度讲,工资最多可以延迟30天发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延迟支付都是违法的。
4.如果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或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并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以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将承担法律责任。
1.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如果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将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1.尽管一般情况下,工资应当按时支付,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延迟支付工资。这些特殊情况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
在这些情况下,用人单位的延迟支付行为并不构成无故拖欠工资,不属于违法行为。
2.虽然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但在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延迟支付工资。
3.如果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将承担法律责任。
4.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工资问题时,应当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通过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方式索要工资。
你的工资被拖欠了吗?除了找工会,还可以考虑仲裁或法院支付令。找法网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快来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