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怎么起诉用人单位
更新时间:2024-08-20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劳动者可这样起诉用人单位:先向人社局申请认定,再就待遇争议申请仲裁,最后法院强制执行,若对劳动仲裁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起诉。
一、
工伤怎么起诉用人单位
当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伤害而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时,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起诉用人单位:
1.劳动者应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统筹地区的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未提出申请,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自行或委托工会提出认定申请。
2.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这被视为劳动争议。劳动者需要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3.如果仲裁裁决书生效后,用人单位不履行规定的义务,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对对劳动仲裁有异议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进行申请,并判决。
二、
工伤认定的办理
在办理工伤认定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工伤事故报告,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伤部位、事发经过和事故原因,并由调查人员签字确认。
2.填写完整的《工伤认定申请表》,并在封面贴上受伤者的相片。
3.受伤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并由单位注明已与原件核对一致。
4.劳动合同文书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证明劳动关系的文件。
5.送医院抢救的首诊病历原件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如死亡,还需提供死亡原因证明。
6.在场工友的证明及其身份证复印件,并由单位注明已与原件核对一致。
工伤维权不易,但法律为你撑腰。了解这些流程,关键时刻不再迷茫。更多工伤法律知识,尽在找法网,欢迎深入探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工伤怎么诉讼
工伤有八个起诉流程。具体如下:
1.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3. 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5.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提起复议或行政诉讼;
6.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7. 就工伤赔偿事项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
8. 当事人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在15日内提出上诉。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后发生法律效力。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之日起1年内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起诉状应包含以下事项:
- 原告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提供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 被告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法人或其他组织同样需提供名称、住所等信息。
- 诉讼请求及事实与理由。
- 证据及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工伤事故怎样诉讼?
对工伤诉讼的处理流程:当事人先依法起诉;然后由法院决定是否受理;受理之后再开庭审理,由各当事人进行辩论和质证;最后及时作出判决。如果不予受理的,则作出裁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一百三十九条
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第一百四十二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