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8-20 07: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解读两者的主体、依据、内容、签订时期和效力等方面的差异,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有哪些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聘用毕业生所订立的两种书面协议,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1.从主体上来看,就业协议的主体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而劳动合同的主体则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
2.两者的依据也不同。就业协议主要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而劳动合同则依据的是《劳动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
3.在内容方面,就业协议主要规定毕业生自身情况、就业意向、用人单位同意接收、学校派遣等,而劳动合同则必须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必备条款。
4.签订时期和效力方面也存在差异。
(1)就业协议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签订,而劳动合同只有等到毕业后方可签订。
(2)就业协议只是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签订的协议,其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时。而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则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的,具有更强的法律约束力。
二、
主体依据内容的不同
1.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在主体、依据和内容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就业协议的主体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依据的是教育部颁发的部门规章,内容主要涉及毕业生自身情况、就业意向等。
2.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依据的是《劳动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内容必须明确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等必备条款。

三、
签订时期与效力差异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在签订时期和效力方面也存在差异。
1.就业协议一般在学生毕业前签订,而劳动合同只有等到毕业后方可签订。就业协议的效力始于签订之日,终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时。
2.而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则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的,具有更强的法律约束力。这体现了劳动合同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的更重要地位。
你还知道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有哪些不同吗?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找法网将持续为你提供法律知识,助你了解各种法律问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的区别
劳动合同书与就业协议书的区别有:劳动合同书是毕业离校后到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就业协议书是在校期间签订;劳动合同书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业协议书的主体是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此外,两者的法律依据也不同,劳动合同书主要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而就业协议书主要适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民法典》。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指出,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国家教委统一部署,各部委和地方应按照统一部署具体指导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一、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区别是什么
1、就业协议书针对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简单来说就是三方协议;而劳动合同只针对劳资双方,就业协议是根据教育部门颁发的规章,劳动合同的依据是劳动合同法。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二、就业协议书的基本内容
1、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学制、毕业时间、学历、联系方式等;
2、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应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档案接收地等;
3、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约定的有关内容,可包括: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户口迁入地;违约责任;协议自动失效条款、协议终止条款;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
4、各方应严格履行协议,任何一方若违反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
5、其他补充协议。
就业协议仅仅是确立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更进一步确立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毕业生千万不要认为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就万事大吉,应注意报到后及时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为了更加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毕业生可在签订就业协议时了解劳动合同的内容,尤其是工作年限和待遇等条款,毕业生也可向招聘人员索要样本或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