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的新税率表

更新时间:2024-06-09 06: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想知道你的工资要交多少税吗?本文详细解读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元后的新税率表,包括各种所得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以及个税计算公式和征收范围。
一、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的新税率表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具体的税率表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根据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分为七个级别,税率从3%到45%不等,并对应不同的速算扣除数。

  2.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也分为七个级别,税率从20%到40%不等,同样对应不同的速算扣除数。

  3.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分为七个级别,税率从3%到45%不等,并对应不同的速算扣除数。

  4.年终奖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计算方式不同。

  5.经营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分为五个级别,税率从5%到35%不等,并对应不同的速算扣除数。

二、

个税计算公式及税率

  1.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确定。

  3.对于不同种类的所得,如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也有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的新税率表

三、

个税征收范围及法规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所得。

  这些所得均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个税问题还有疑问吗?了解更多税务知识,就来找法网吧!我们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资讯和专业的税务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想咨询一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税率表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三险一金)-扣除标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我想咨询一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税率表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三险一金)-扣除标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个税起征点5000税率表
根据2018年个税的改革,具体的标准的规定如下: 1、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个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 2、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全月应纳税额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税率3%,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元; (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元; (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6605元; (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元; (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元; (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5160元。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的联系方式是多少呢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7分钟前
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求助,进行仲裁 。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20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如果对方情节严重,你可以考虑报警处理。
唐宏林律师
唐宏林律师
31分钟前
你可以先收集保留好购买凭证、商品页面截图、与卖家的聊天记录、商品实物等证据。然后找专业鉴定机构对银手
蔡灿然律师
蔡灿然律师
31分钟前
促销顶促销紧对责任时可以复核我可以帮你办要三天提促销紧对责任时可以复核我可以帮你办要三天提交复交警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