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被吊销,通常是因为企业法人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
2.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法企业做出的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3.一旦营业执照被吊销,企业法人资格将被强行剥夺,其民事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也将随之消亡,意味着企业不得再继续从事市场经营活动。
4.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办法》第31条规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名称三年之内不得使用。
1.当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出资人或有限公司的股东应依法履行组织清算的义务。
2.这是企业的法定责任,也是其退出市场的必经程序。
3.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真正归于消灭。
4.拒不清算的,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5.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还需将营业执照公章、合同专用章等缴回原登记机关。
6.拒不缴回的,属于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行为,可以提请当地公安机关协助收缴。
7.如果利用应收缴的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将按无照经营论处。
1.营业执照吊销后,企业法人如果继续从事市场经营活动,将视为无照经营,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2.如果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股东在吊销营业执照后,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或者利用应收缴的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一定期限内可能无法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这在其他相关法规中也有明确规定。
因此,对于个体工商户来说,避免营业执照被吊销,以及在被吊销后依法履行相关义务,是非常重要的。
营业执照被吊销后还有哪些义务?如果你对吊销后的法律后果还有疑问,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