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更新时间:2024-07-20 03: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涉及合法性、真实性和相关性。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些特征,并探讨如何确保证据的合法性,避免非法取证和虚假证据的风险,还将分析证据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对案件判决的影响。
一、
试论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是民事诉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材料必须具备合法性、真实性和相关性,合法性即所采纳的证据方式必须得到法律的明确支持。
2.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当事人的证人证言、录音、书面记录、电子平台数据记录以及警方调查笔录等多种形式。
3.这些证据不仅要真实存在,而且必须是合法取得的,与案件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对案件的成立起到直接作用。
二、
证据的合法性要求
1.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合法性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2.任何捏造虚构的证据或非法取得的证据都将被排除在合法证据之外。这意味着法院在审查证据时,将首先考察其合法性。
3.如果证据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例如窃听、偷拍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那么这样的证据将不会被法律所支持。
4.任何违反法律规定取得的证据,如通过威胁、欺诈等手段取得的证据,也将被视为非法证据。
因此,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必须确保所提供的证据是合法取得的,否则将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

三、
证据的真实性及相关性
除了合法性要求外,民事诉讼证据还必须具备真实性和相关性。
1.真实性是指证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捏造或虚构的,如果当事人提供虚假的证据,不仅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还可能构成伪造证据罪,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因此,当事人在提供证据时必须确保其真实性。
2.相关性则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只有与案件有明确关系的证据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
如果证据与案件无关或关联性不强,那么这样的证据将不会对案件的判决产生实质性影响。
了解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如果你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问题有进一步的疑问或需要专业建议,不妨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特性。当事人应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循诉讼程序,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审理。同时,当事人也应注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参与庭审活动,提供证据,争取有利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快速定纷止争。操作包括:1.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刑事诉讼已成立且在审理中、有物质损失、损失由犯罪行为造成等条件;2. 法院可组织调解,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书;3. 调解不成则依法判决。
民事诉讼的特性是什么
民事诉讼具有以下特性:
1、强制性。强制性是公权力的重要属性。
2、公权性。
3、程序性。
4、特定性。民事诉讼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它解决的争议是有关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5、自由性。
6、规范性与正当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