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房屋赠与的流程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4-05-14 09: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亲属房屋赠与涉及多个步骤,包括订立书面合同、缴纳契税、办理公证、转移所有权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流程,并提供办理房产赠与公证和处理纠纷的指南。
一、
亲属房屋赠与的流程是怎样的
在进行亲属房屋赠与的过程中:
1.需要赠与人与受赠人订立关于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这一步骤确保了双方的意愿得以明确表达并记录在案。
2.受赠人需要凭借原房屋所有权证和赠与书,前往相关部门缴纳契税,并领取契证。
3.办理公证是不可或缺的一步,确保赠与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完成公证后,双方需要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由受赠人到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必要的资料。
5.赠与人需要将房屋交付给受赠人,标志着整个赠与过程的完成。
二、
办理房产赠与公证
1.在办理房产赠与公证时,申请人需要提交一系列证件和材料。这些材料包括:
(1)赠与人的身份证件、赠与书、赠与物清单及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存单等)。
(2)如果赠与物为共有财产,还需提供共有人同意将财产赠与他人的书面意见。
(3)若为集体或全民所有财产,则须提交相应集体组织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赠与的文件。
2.赠与公证申请书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1)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家庭住址;
(2)双方的关系;
(3)赠与的理由;
(4)被赠与标的物的名称、数量和基本状况、座落地点;
(5)赠与人对赠与行为的意思表示;
(6)赠与人在赠与书上的签名或盖章、签名日期。

三、
房产赠与过户后能反悔吗
1.房产赠与过户后,一般是可以反悔的。在房产赠与后,但在办理房产登记手续之前,赠与人通常有权撤销赠与。
2.存在一些例外情况。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那些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这些是不能被撤销的。
这一点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明确规定了这一点。
房屋赠与不仅是情感的传递,也涉及复杂的法律流程。在赠与过程中,确保遵循法律规定,才能保护双方的权益。如有疑问,可寻求找法网专业律师的协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房产赠与流程是怎样的,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房产赠与程序:
一、赠与人与受赠人签订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
二、办理公证。根据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规定,房屋赠与必须办理公证。
三、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四、赠与人将房屋交付受赠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亲属间的赠与房产过户流程是怎样的
亲属间房产赠与过户需要签订赠与合同、带齐相关资料签署赠与确认书,进行房屋价值评估、缴纳相关税费,进行赠与公证与房产公证后办理房屋产权转移过户手续。<br/>
法律依据:<br/>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四条<br/>
国家实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
房地产价格评估,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评估程序,以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各类房屋的重置价格为基础,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进行评估。<br/>
《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br/>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br/>
第六百五十九条<br/>
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或者其他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