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薪罪属什么罪
更新时间:2024-07-23 13: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恶意欠薪罪是指用人单位逃避支付劳动者报酬的行为,虽未独立设罪,却侵害劳动者权益。文章探讨恶意欠薪的严重性、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以及设立恶意欠薪罪的必要性。
一、
恶意欠薪罪属什么罪
1.恶意欠薪罪,是指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2.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恶意欠薪并未被单独设立为一个独立的罪名,因此其属于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犯罪行为。
二、
侵害劳动者权益
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
1.劳动者的工资是他们付出劳动应得的报酬,是他们维持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2.恶意欠薪不仅剥夺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原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3.这种行为也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影响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
恶意欠薪罪设立必要性
鉴于恶意欠薪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设立恶意欠薪罪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1.设立恶意欠薪罪可以更有效地打击和惩治这类犯罪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诚信。
2.恶意欠薪罪的设立可以规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公共秩序,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感。
3.恶意欠薪罪的设立也有助于提升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彰显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恶意欠薪不仅损害劳动者权益,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虽然尚未有单独罪名,但我们期待法律的完善。你如何看待恶意欠薪问题?欢迎在找法网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恶意拖欠工资是什么罪?
恶意拖欠工资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具体操作:1. 收集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2.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3. 如情况严重,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走刑事诉讼程序。4. 同时,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欠款和赔偿。处理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恶意欠薪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立案标准:恶意欠薪具有以下行为的应予立案侦查: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数额较大;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刑罚执行:恶意欠薪具有以下行为的应予立案侦查: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恶意欠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一)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二)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个人恶意欠薪罪的标准!
恶意欠薪罪立案标准如下:1、当事人基本上有支付劳动报酬的能力但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2、数额较大;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也就是经过政府机关干涉但依然不支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