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权利
更新时间:2024-08-14 21: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权利是什么?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享有一系列与社会保险相关的权利,如查询缴费记录、要求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等。同时,用人单位也有权参与社保争议处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一、
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权利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享有一系列与社会保险相关的权利。
1.用人单位有权向社会保险公司查询本单位的缴费记录。这一权利使得用人单位能够了解自身的缴费情况,确保缴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用人单位可以要求社会保险公司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在遇到社会保险相关问题时,可以向社会保险公司寻求专业的解答和指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
提出意见与建议权
1.除了查询缴费记录和要求咨询服务外,用人单位还有权对社会保险公司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一权利体现了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险事务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2.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社会保险公司改进服务、提高效率,从而更好地保障职工的权益。

三、
参与社保争议处理
当用人单位与社会保险公司之间发生争议时,用人单位有权参与社保争议的处理。
1.具体而言,用人单位可以就与本单位有关的社会保险争议向开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决定不服,用人单位还有权向开发区管委会申请复议。
2.如果复议决定仍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可以向开发区法院提起诉讼。这一系列权利保障了用人单位在社保争议中的合法权益,确保争议能够得到公正、高效的处理。
用人单位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牢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你对社保权益还有哪些疑问?找法网将为你提供更多法律资讯,帮你更好地维护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
劳动者权利受侵害时,常见处理方式有:与用人单位协商、调解处理、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等。选择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如问题性质、严重程度、解决效率等。轻微问题可协商或调解;复杂或严重问题,建议申请劳动仲裁或法律援助。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一、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
1、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4)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5)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6)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3、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4、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利
1、应积极及时的学习和了解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法维权;
2、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
3、通过正规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处理;
4、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5、向法律维权中心或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劳动争议法律援助。
劳动法规定职工的权力是什么
劳动者的权利是平等就业和自由选择职业;在付出劳动后获取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单位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保福利待遇;以及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第七十六条
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
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