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的情形

更新时间:2023-07-08 06: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的情形一般为劳动者经试用不合格,或者劳动者违纪、违法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用人单位辞退不给工资的处理是双方协商、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一、

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的情形

  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的情形: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

用人单位辞退不给工资怎么办

  1.协商程序:

  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

  2.申请调解:

  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3.申请仲裁:

  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

  4.诉讼程序:

  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

三、

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法律所规定的用人单位不可辞退员工的特殊情形
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不能辞退员工。如员工疑似职业病,应安排检查和治疗;因工负伤,应提供医疗和抚恤;对孕期女职工,应给予产假等。这些措施旨在保护员工,确保其在特殊时期得到妥善照顾。
在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谨慎。若员工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期间或丧失劳动能力,不得解除合同。应依法保障员工权益,违反规定将承担法律责任。确保合规操作,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
在何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雇员工
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不得解雇员工。这些情形包括员工患职业病或工伤并确认丧失劳动能力、处于医疗期、孕期产期哺乳期、连续工作满15年且即将退休等。在这些情况下,解雇将违反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遵守法律,保障员工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个人风险评估报告能做。可以做的
李卓恒律师
李卓恒律师
52分钟前
遇到那些情况?遇到那些情况?
李卓恒律师
李卓恒律师
53分钟前
有受伤吗?有受伤吗?有受伤吗?
你好,这边是否是民事案件的问题,有没有证据
你好,你是咨询民事还是刑事
你好,你咨询的事情稍后给你接入,不合理可以起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