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5-22 1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了解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与八种情形,明确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因果关系。如何判断逃逸行为的主观过失,以及哪些情况不构成逃逸致人死亡。
一、

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是什么

  1.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首先要求行为人的原始肇事行为已经满足了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这意味着,如果某人在交通事故中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他或她首先必须已经犯下了交通肇事罪。

  2.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这意味着,逃逸行为必须是导致死亡结果的直接原因。

  3.如果救助行为无法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是由于其他原因而非逃逸行为导致的,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应被视为逃逸致人死亡。

  4.虽然逃逸行为是有意为之,但行为人对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

  这意味着,行为人在逃逸时并没有预见到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或者虽然预见到但轻信能够避免。

  5.关于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除了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外,还包括因逃逸行为过失导致的其他死亡情况。

  例如,如果某人在第一次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在逃逸过程中过失导致另一人死亡,那么这种情况也应被视为逃逸致人死亡。

二、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因果

  1.在交通肇事后,如果行为人选择逃逸,那么这种逃逸行为与后续的死亡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一个需要仔细考察的问题。

  这种因果关系必须是直接的,即逃逸行为是导致死亡结果的直接原因。

  2.如果救助行为无法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是由于其他原因而非逃逸行为导致的,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应被视为逃逸致人死亡。

  3.即使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是有意为之,但行为人对逃逸致人死亡结果的主观方面应当是过失。

  这意味着,行为人在逃逸时并没有预见到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或者虽然预见到但轻信能够避免。这种过失心态是判断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因素。

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是什么

三、

交通肇事逃逸八种情形

  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情形包括: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而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而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强行离开现场的。

  这些情形都是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明确界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

  还有哪些情形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快来评论区留言提问,我们将为你解答疑惑。法律小助手找法网,与你共同守护法治之路。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交通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788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肇事逃逸导致死亡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如下:逃逸方应赔偿对方相应的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
对方交通事故逃逸,造成其死亡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赔偿标准按照省的标准来计算的,具体数据得查询一下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判断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是什么?
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是被害人死亡是因为行为人逃逸,致使受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造成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是被害人死亡是因为行为人逃逸,致使受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造成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逃逸致人死亡的标准是被害人死亡是因为行为人逃逸,致使受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造成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
已经询问需要赔偿,车主并没有说要怎么赔偿,也没说要怎么解决,事后报警说是我肇事逃逸
您应尽快与车主联系,协商赔偿事宜。如无法联系到车主,可报警并说明情况。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选择私了或走保险途径解决。选择时需考虑赔偿金额、保险条款等因素,确保双方
在走出电瓶车的路上,对方摔跤了,但我们没有碰撞,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
我的车右转,被一辆直行车撞了。这是逃跑吗?
你好,建议报警,由交警大队划分事故责任
不知道碰坏别人东西走了,算不算逃逸
不算逃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碰到他人车辆并离开,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逃逸。但发现后应主动联系车主,协商赔偿事宜。如有争议,可报警并配合调查。
大家都在问
  • 623人咨询过
  • 852人咨询过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