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所立遗嘱究竟有无法律效力
更新时间:2024-05-21 1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精神病人所立遗嘱是否有效?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立的遗嘱无效。但如能提供相关鉴定证明其具有遗嘱能力,遗嘱或可被认定有效。如何判断精神病人民事能力?请继续阅读。
一、
精神病人所立遗嘱究竟有无法律效力
精神病人所立的遗嘱在一般情况下是无效的。
1.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必须头脑清醒,能够分辨自己的行为,并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这是因为遗嘱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才能有效进行。
二、
相关法律规定解读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如果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能够提供由医院或相关鉴定机构出具的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书,证明其具有遗嘱能力,那么该遗嘱一般会被认定为有效。

三、
精神病判断与民事能力
精神病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是不同的。
1.精神病人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根据精神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能否部分辨认自己的行为,他们可能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与其相关的民事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否则将不具有法律效力。
4.而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但其他民事活动仍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
5.在判断自然人是否为精神病人以及其意思能力如何时,需要法院依据法定程序进行认定。
6.未经法定程序认定前,为维护物的正常流转与交易秩序,精神病人所作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应等同于正常的自然人予以认可。
这有助于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交易秩序的安全。
关于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你有何疑问?为了避免法律风险,建议提前了解并咨询律师。找法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精神疾病患者订立的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1. 精神病订立的遗嘱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2.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遗嘱能力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遗嘱能力,所立遗嘱无效。
3.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4. 伪造的遗嘱无效。
5.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精神病人订立的遗嘱是否有效的
一个遗嘱要产生法律效力,必须同时具备实质和形式要件,具体条件如下:
1. 遗嘱人必须要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2. 遗嘱的内容必须反映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遗嘱是在被迫或欺骗的情况下订立,且违反了遗嘱人内心的真实意愿,那么该遗嘱将被视为无效。
3. 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我国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4. 遗嘱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
请问,精神病人的遗嘱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1. 精神病人订立的遗嘱不是具有法律效力。当精神病人被认定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其所立的遗嘱无效。但是,如果精神病人患有的是间歇性精神病,那么在其意志正常时,其所立的遗嘱可以认定为有效的遗嘱。
2.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3.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