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订立遗嘱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订立遗嘱是自然人的意思表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主体适格、意思真实的遗嘱都是有效的,如果精神病人想要通过订立遗嘱来分配自己的资产的,那么精神病人订立遗嘱法律规定有哪些?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

精神病人订立遗嘱法律规定

  精神病人是不能立遗嘱来分配遗产的,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患精神病住院期间应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故他在病重期间所立的遗嘱应是无效遗嘱,其遗嘱中处分的财产,应按法定继承处理,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

  在当代社会,对于精神病人所订立的遗嘱是否发生法律效力,这是普通老百姓都想了解的。一般情况下精神病人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说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他们所订立的遗嘱是无效的。我国遗嘱有效的条件当中,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

遗嘱无效还能继承吗

  1、遗嘱部分无效

  遗嘱无效的部分,并不影响或停止遗嘱其他部分的生效及执行。

  在部分无效的情况下,根据这一无效部分不同的具体内容,对遗产要作出不同的处理。

  比如,倘若遗嘱所处分的是立遗嘱人和其他人的共有财产,那么,其他财产共有人有权要求他所得的份额,而只付给遗嘱继承人相应的份额。

  又如,遗嘱中若对缺乏劳动能力而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没有留下必要的财产份额,那么在财产分配中,必须先行扣下这部分人必要的份额,剩余的遗产才能按照指定的内容执行。

  2、遗嘱全部无效

  如果遗嘱全部无效,死者的遗产应按法定继承处理。

  遗嘱无效后,继承人就应该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则来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实践中,在其他继承人持有遗嘱继承遗产时,如果您认为该份遗产是无效的,那么基本肯定会产生遗产纠纷,您需要做好打官司的准备。

三、

写遗嘱要注意什么

  1、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即成年人立遗嘱时应当神志清楚,能正确表达自己意愿。

  2、遗嘱人的遗嘱只能处分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如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

  3、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4、遗嘱应符合形式要件。依《继承法》,遗嘱可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若自书遗嘱,应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若是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若以录音形式立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至于口头遗嘱,只有在危急情况下遗嘱人才能立口头遗嘱,并应当有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公证,但在危急情况解除后,若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口头遗嘱无效。

  5、遗嘱人可以撤消、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消、变更公证遗嘱。

  上面的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精神病人订立遗嘱法律规定的法律知识。综上,精神病人是没有办法自己订立遗嘱的,因为他们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正确认知能力,容易产生纠纷。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最新法律规定,房屋财产赠与的法律规定
你好,可起诉处理,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精神病人离婚法律规定
规定比较多,散乱于各个法律规定中。如有需要,可以向当地专业律师寻求法律帮助。
老人订立遗嘱
你好,可以到公证处办理公证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可能是被诈骗了,报警处理先
劳动合同应当约定合同期限、工作岗位、薪酬待遇标准、工作地点等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