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这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
3.在实务操作中,休息日的安排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双休、单休、单双休等情形。
1.双休是最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工作与休息安排方式,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这种安排既保证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又给予了足够的休息时间。
2.对于单休的情况,具体要看工作时间安排。如果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那么可以不认定为休息日加班。
3.但如果超过40小时,超出部分则视为加班。例如,如果每日工作8小时,工作六天,那么可以认定为休息日加班一天。
4.如果是每日工作少于8小时,工作六天,但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那么超出部分一般按休息日加班的标准计算加班费。
5.《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
6.对于企业和不能实行这一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对于企业而言,休息日一般安排在周六日,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7.值得注意的是,休息日属于不计薪日。也就是说,在休息日放假时,劳动者不计薪资也不扣工资,但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加班,则需支付相应的加班费。
1.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即法定节假日共有11天,这些节日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
2.还有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以及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等。
3.对于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进行补假。
4.对于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5.对于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劳动者参加了社会或单位组织的庆祝活动并照常工作,应支付工资报酬,但不支付加班费。
6.但如果该假日恰逢周六日,且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那么应按休息日加班的标准支付加班费。
需要注意的是,法定节假日属于计薪日。也就是说,在法定节假日放假时,劳动者应计算薪资。
综上所述,除了每周正常的休息日外,劳动者还享有法定节假日的休息权益。这些法定的节假日是全国公民共同的休息时间,如果用人单位需要劳动者在这些节日上班,应依法支付加班费。
休息休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了解劳动法规定,保障自己的休息权益。如有任何疑问,可找法网发起咨询,获取专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