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罪不能取保候审呢
更新时间:2024-05-14 08: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取保候审的条件和限制你知道吗?哪些罪行不能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有哪些行为是禁止的?本文为你详细解读取保候审的相关法律规定,让你更了解这一法律制度的内涵和要求。
一、
哪些罪不能取保候审呢
法律对于哪些罪行不能取保候审并没有明确列明。
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包括: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情况。
这意味着,只要符合这些条件,不论具体罪行如何,都有可能取保候审。当然,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官的判断来决定。
二、
取保候审的离开限制
1.取保候审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他们不能随意离开自己居住的市、县。
2.如果需要离开,必须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这种限制主要是为了确保被取保候审的人不会逃避法律责任,同时也能保证案件的顺利进行。
3.被取保候审的人还需要遵守其他规定,如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时,需要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以及在传讯时及时到案等。
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证取保候审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三、
取保候审遵守的规定
取保候审并非意味着可以逍遥法外,相反,被取保候审的人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规定。
1.他们必须遵守上述的离开限制,不得随意离开居住地。
2.他们必须保持联系方式的畅通,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接受传讯。
3.他们还需要遵守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或伪造证据、不得串供等规定。
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确保取保候审期间案件的顺利进行,防止被取保候审的人对案件产生不良影响。
4.如果被取保候审的人违反了这些规定,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没收保证金、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监视居住甚至逮捕等。
因此,被取保候审的人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案件的公正性。
对取保候审有更多疑问?或者你在法律领域还有其他疑惑?快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哪些罪名不能取保候审?
(一)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
对具有下列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情况下不得取保候审:
1. 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刑罚的;
2. 累犯、惯犯或同类前科的重犯;
3. 流窜作案的;
4. 曾被取保候审且有逃避或其他妨碍刑事诉讼行为的;
5. 可能对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或财产进行侵害的;
6. 可能逃跑、自杀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的;
7. 一人犯有数罪的;
8. 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
9. 其他有碍侦查、起诉、审判情况的。
(二)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
办理取保候审时,需结合《刑诉法》第65条、第74条,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第37条、第38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第63条、第66条等规定。具体可按以下许可性规定办理: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且有逃避侦查、起诉、审判嫌疑的;
2. 可能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不予逮捕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或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4. 对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 已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在法定侦查、起诉、审判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查的;
6. 已提出上诉的共同犯罪中的被告人,有的在一审宣判羁押已达到或超过判刑期的;
7. 持有有效护照或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哪些不能办取保候审的?
不能办理取保候审的犯罪分子:
1. 对于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2. 对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3. 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你好,哪些犯罪不能取保候审?
1. 法律没有明确列明哪些罪不能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取保候审。
2. 对应当逮捕的人犯,如发现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及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罪行较轻的人,即可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3.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4.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