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书应归谁所有

更新时间:2024-05-23 02: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认定书应属于谁所有?如何领取和保存?工伤认定流程又是怎样的?本文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合法保护。跟随法律小助手找法网,了解工伤认定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

工伤认定书应归谁所有

  1.工伤认定书是一式两份的,一份应当由所在单位保存,另一份则应由受工伤的员工自己保存。这是为了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避免单位私自领取后不交给受工伤的员工。

  2.在领取工伤认定书时,必须有受工伤的员工本人到场或者由受工伤的员工本人授权单位才能领取。这是为了防止单位私自领取工伤认定书而不给受工伤的员工,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合法保护。

二、

工伤认定书领取

  1.领取工伤认定书时,需要注意必须由受工伤的员工本人到场或者由受工伤的员工本人授权单位才能领取。

  2.领取时应核对工伤认定书的各项内容是否准确无误,并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一份。

  3.如果发现有任何错误或遗漏,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并申请更正。

  4.领取工伤认定书后,员工和单位都应按照认定书上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赔偿。

工伤认定书应归谁所有

三、

工伤认定流程概述

  工伤认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调查事故发生经过:这包括固定相关证据,及时保全可能更易失或被损毁的证据,并对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的证人进行及时调查笔录。

  2.制作《工伤认定申请书》并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在申请书中应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情况、受伤经过以及受伤部位等,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3.向工伤事故发生地劳动部门提交申请书及申请者,并提供必要的材料: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材料、劳动合同复印件或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材料。

  4.及时与劳动部门联系:在提交申请后,应及时与劳动部门联系,看是否需要补充材料或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5.领取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劳动部门在审核完申请材料后,会出具工伤认定书或不予受理通知书。

  6.如果对工伤认定申请或劳动部门的不支持情形有异议,可以考虑提出重新认定申请或向劳动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或者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对工伤认定流程还有疑问吗?我们邀请你在找法网上进一步提问,获取更多专业解答。你的权益,我们一同守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190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工伤认定书应归谁所有
你好,由劳动保障部门出具
工伤认定书工人是否有一份
<p>工伤认定书应归工伤职工本人和其所属的用人单位所有</p><p>法律上规定,工伤认定书下来之后一份给所在的用人单位,一份给工伤职工本人保存</p><p>工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伤死亡工伤认定书,
你好,请直接留言,你需要咨询的问题。
工伤认定书的内容,工伤认定书包括哪些内容?
(一)用人单位全称; (二)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 (三)受伤部位、事故时间和诊治时问或职业病名称、伤害经过和核实情况、医疗救治的基本情
如果当地学校不接受,小学转学怎么办?
建议向上级教育主管机关投诉
然后双方都受伤了,责任在哪一方?
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划分责任,责任认定书是索赔的依据。
不知道商家的名字和地址,我想投诉商家怎么办?
你好,建议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引导对方起诉解决
请教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去世土葬:,遗属没有工作年龄大了,能领到政府的补助吗
具体操作上,遗属应首先了解当地关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遗属补助的政策和规定。然后,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遗属身份证明、与逝者关系证明、逝者死亡证明等。接下来,向当地民
我和老公是二婚,共有二个子女。
法院在判定抚养权时,除了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还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性别;孩子的生活环境和习惯;父母的工作情况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孩子的意愿(
你好
你好,你有什么事需要解答
请问一下,我是脑溢血后遗症,但是我有单位,请问在哪申请住房
从法律角度讲,脑溢血后遗症患者申请住房的常见方式包括:1)向所在单位了解并申请内部住房福利政策;2)向当地住房保障部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3)了解并申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