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笔录能否作为证据
更新时间:2024-04-11 12: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庭审笔录能作为证据,从庭审笔录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来看,它具备作为证据的基础。本文详细解析庭审笔录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您揭开庭审笔录作为证据的神秘面纱。
一、
庭审笔录能否作为证据
1.关于庭审笔录能否作为证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将其列为证据种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庭审笔录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从庭审笔录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来看,它具备作为证据的基础。
2.庭审笔录是对案件审理活动的记录,以文字形式固定了案件的相关证据,包括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等环节,这些都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和居中裁判的基础。
虽然在一些情况下,庭审笔录中涉及的事实可能未在生效裁判文书中体现,但这并不妨碍庭审笔录作为独立存在的证据。
二、
庭审笔录的证明力
1.庭审笔录作为证据,其证明力大小需要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具体分析,虽然庭审笔录不能等同于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但它可以作为证据来佐证相关事实。
2.庭审笔录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法院书记员对当事人及审判人员在法庭上言辞的记录,类似于法院或其他国家机关依职权对相关当事人所做的调查或询问笔录。
3.在民事诉讼中,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庭审笔录应当可以作为证据,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庭审秩序。

三、
庭审笔录的法律保障
庭审笔录的真实性具有法律保障。
1.民事诉讼法赋予了当事人申请书记员回避的权利,以及对陈述记录有遗漏或差错的申请补正的权利。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因书记员故意或过失导致的庭审笔录错记或遗漏等情况,确保了庭审笔录的真实性。
2.针对当事人在非真实意思下自认的事实,也有法律规定允许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撤回自认,从而保障了庭审笔录作为证据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庭审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只要符合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就应当为人民法院所采信。
你对庭审笔录的使用还有疑问吗?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和证明力至关重要。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就快来找法网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录音是不是可以作为法庭证据
录音若符合法律的规定,具有相应的证明力,则是能作为法庭证据使用的。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录音是不是能作为法庭证据
录音若符合法律的规定,具有相应的证明力,则是能作为法庭证据使用的。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检查笔录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伪造或毁灭证据都是触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单纯依靠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即便该笔录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合法,也不能作为民事诉讼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