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斥期间是指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04-09 0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若未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将消灭。它与诉讼时效不同,具有不变性,适用于形成权如撤销权、解除权等。理解除斥期间对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一、
除斥期间是指什么意思
1.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若权利人在这一期间内未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当法定期间届满时,该民事权利将消灭。
2.在民法中,因时间的流逝而影响权利的存续或行使的情况,主要包括消灭时效(在中国被称为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
二、
除斥期间的核心特点
除斥期间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除斥期间通常是不变期间,不受任何事由影响而中止、中断或延长。
2.除斥期间导致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的消灭,例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形成权(有学者认为除斥期间也适用于支配权和请求权,如建设用地使用权70年的期间即为除斥期间)。
3.除斥期间设定了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若权利人在该期限内未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则适用除斥期间的规定。
4.除斥期间的起算时间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开始。

三、
除斥期间的适用范围
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如撤销权、解除权等。从立法实践看,适用除斥期间的主要情形包括:
1.撤销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的期间;
2.撤销因欺诈或胁迫订立的合同的期间;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
3.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
4.行使合同解除权的期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形成权都设有除斥期间的规定,例如相对人行使催告权的期间、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的期间等。
你是否有关于除斥期间的疑问或遇到过相关情况?在找法网上,你可以找到专业的法律解答和建议。快来留言咨询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双重除斥期间是什么意思
双重除斥期间指法定和约定两种。法定期间需严格遵守,约定期间应明确合理,及时行使权利,避免权益丧失。
房屋买卖合同除斥期间有什么意思
1. 房屋买卖合同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确定的对于某种权利所预定的存续期间,也称为预定期间。例如,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
2.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这些权利的存续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这些期间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3. 存续期间届满后,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将消灭。
除斥期间是什么意思?
除斥期间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1. 法定除斥期间,通常由法律直接规定。
2. 约定除斥期间,允许当事人根据法律自行约定,甚至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一方向对方单方提出合理期限。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那么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将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