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区别

更新时间:2021-05-20 13: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相似,对它们加以区别才是重要的问题,那么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不能一一的列出来,下面就是找法网小编针对这一问题总结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诉讼时效除斥期间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也可适用于请求权,如中国产品质量法第45条第2款规定之10年期间。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须两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和权利继续不行使之事实状态;除斥期间只需一个要件,即法定期间经过。

  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并不使不行使权利本身消灭,而只是消灭附着于其上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则使权利本身消灭。

  4、期间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即权利人能行使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而除斥期间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20年期间,既非诉讼时效期间,又非除斥期间,而是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可以中止、中断、延长;而除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6、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诉讼时效之经过必须经享有时效利益之人为主张之后法院才可适用之;除斥期间之是否经过,法院应依职权主动调查而适用之。

  二、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

  除斥期间亦称预定时间,是指法律预定某种权利于存续时间届满当然消灭的期间。除斥期间是一种对形成权的行使进行时间限制的期间。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区别

  三、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相同点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共同之处表现在:

  1、处理争议的主体都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设立的专门机构,即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

  2、仲裁和诉讼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

  3、仲裁和诉讼中的某些规则和制度是相一致的。例如两者都包含有保全措施、调解、回避和时效等制度。

  4、仲裁裁决与诉讼判决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任何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在经过上文对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的区别介绍后,相信大家此时已经清楚他们之间有哪些差异了吧。在不同的情况下,适用是不同的。并且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止、中断的,但除斥期间去不可以。若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咨询我们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法律中的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异同之处
处理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而形成权则适用除斥期间;其次,诉讼时效需要当事人主动主张,而除斥期间则自动进行;再者,诉讼时效过期可能会影响胜诉权,而除斥期间过期则会导致实体权利的消灭;最后,两者的运行规则不同,诉讼时效可能会因某些情况而中断或延长,而除斥期间则是固定的。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期间,并保留相关证据。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相同之处?
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的主要区别有: 1、适用对象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或请求权; 2、构成要件不同。诉讼时效需要两个要素,即法定期限和权利继续不行使的事实状态,排斥期限只需要一个要素,即法定期限; 3、法律效力不同。诉讼时效不消灭不行使权本身,只消灭附着在其上的胜诉权,而在排斥期间消灭权本身; 4、期间起点不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除权利成立之日起计算; 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诉讼时效期为可变期,可中止、中断、延长,除斥期为不变期,不能中止、中断、延长; 6、法院能否根据职权主动适用不同。法院只有在享有时效利益的人主张诉讼时效之后才能适用。法院应当根据职权主动调查是否适用于排斥期间。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有什么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 1. 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而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 2. 诉讼时效需要当事人主动主张,而除斥期间则无需当事人主张。 3. 诉讼时效的届满仅导致胜诉权的消灭,而除斥期间的届满则会导致实体权利的消灭。 4. 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而除斥期间则是不可变期间。 撤销权消灭的情形: 1.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对于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则为九十日内)未行使撤销权。 2. 当事人受胁迫,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3. 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4.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诉讼时效期间: 1.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有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 2.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同样,如有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
律师解答动态
早上好,话费的问题?具体是什么情况
你好可以给你安排具体案件进展情况到哪一步了
你好可以咨询的离婚的途径有两种起诉或者协议离婚
早上好,抚养费是必须得给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找担保人得先明确担保事项和责任。可以从身边信用良好、有经济实力的亲戚朋友里选。让对方清楚担保的具体内
你好,可能构成侮辱罪、猥亵罪,公安机关可能立案要追究刑事责任。
周修强律师
周修强律师
11分钟前
你好,具体的案情是什么?目前有什么证据?方便的时候到律师所面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