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如何表示接受
更新时间:2024-07-09 12: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遗赠应在知道遗赠后的60日内明确表示接受,否则视为放弃。接受遗赠后,享有要求按遗嘱给付财产等权利,同时也需承担完成附义务、不妨碍清偿税款和债务等义务。
一、
遗赠如何表示接受
1.受遗赠人在得知受遗赠后,应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接受或放弃的表示,具体而言,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的六十日内,明确表示接受继承遗产的意愿。
2.若在此期间没有作出任何表示,则视为放弃受遗赠,这一规定旨在确保遗赠事宜的及时处理和遗产的合理分配;在表示接受遗赠时,受遗赠人可以依据遗赠协议享有相应的权利。
3.继承开始后,若有遗赠协议存在,则应按照遗赠协议的约定办理。这意味着受遗赠人可以依据协议内容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包括要求遗嘱执行人按遗嘱的指定给付遗嘱财产等。
二、
受遗赠人权利
受遗赠人在接受遗赠后,享有一系列权利。
1.受遗赠人有权表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这一权利在知道受遗赠后的两个月内行使,若到期没有表示,则视为放弃受遗赠。
2.受遗赠人有权要求遗嘱执行人按遗嘱的指定给付遗嘱财产,这是其基本权利之一。
3.当受遗赠权遭受非法侵害时,受遗赠人有权向法院起诉请求给予保护,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
受遗赠人义务
在接受遗赠的同时,受遗赠人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1在附义务的遗赠中,受遗赠人必须完成所附义务后才能接受遗产。若受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
2.受遗赠人在行使受遗赠权时,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3.受遗赠人还应尊重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特留份额,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4.受遗赠人在依法缴纳不动产契税等方面也需履行相应义务。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遗赠事宜的公平、合理和合法处理。
你还有其他关于遗赠的问题吗?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帮助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正确接受遗赠
接受遗赠需及时明确表示。操作包括:1.书面方式,如签署接受遗赠声明;2.口头方式,需有见证人在场并录音录像。若放弃,也应在规定期限内明确表示。
赠予遗嘱怎么表示接受?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向部分继承人作出口头接受遗赠的表示,或者寄送接受遗赠的书面文件,提起诉讼来明确表示自己接受遗赠。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受遗赠人放弃遗赠。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同样地,受遗赠人也需要在知道受遗赠后的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如果到期没有表示,则视为放弃受遗赠。
遗赠,60日内接受的意思表示形式?
接受遗赠是法律行为,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