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了预售可以办在建工程抵押吗

更新时间:2024-06-22 02: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确实,办理预售之后可以抵押在建工程。接下来,本文将分三大点解读相关法律规定、操作限制及抵押流程,为您提供详实的法律指南。怎样避免抵押中的法律风险?跟随法律小助手找法网一探究竟。
一、

办理了预售可以办在建工程抵押吗

  可以。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有权处分的财产,包括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等,可以抵押。

  2.这意味着,开发商在办理了预售许可证后,其在建的房地产仍然可以作为抵押物,但前提是这项财产尚未作为其他抵押物权的标的。

  3.重要的是要注意,该物权已经作为预售房产的保障,再次抵押土地可能构成重复抵押,这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

二、

预售证的抵押限制

  1.当开发商持有预售许可证时,不能再对土地进行抵押。这是因为一旦土地已经用于房地产预售的抵押,它就已经作为债务保障的一部分。

  2.《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确指出,土地使用权一旦进入预售阶段,就意味着已经形成了财产权利的一种转移,不宜再次用作抵押。

  3.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同一财产权的重复抵押,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债权的保障。

办理了预售可以办在建工程抵押吗

三、

预售许可证明的重要性

  预售许可证是房地产预售的关键法律文件。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和国务院令第248号《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预售证的取得是多个条件的结果,包括:

  1.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等。

  这些条件保证了预售活动的合法性,并为购房者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保障,确保了房地产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担保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847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在建工程抵押 土地抵押
你好,需要确定是什么土地的,比如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进行土地抵押时,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签订抵押合同。
在建工程抵押 抵押范围
在建工程抵押,指抵押人为取得工程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土地抵押 在建工程抵押
你好,需要确定是什么土地的,比如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进行土地抵押时,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签订抵押合同。
土地抵押转在建工程抵押
你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土地使用权抵押必须以初始土地登记作为前提,领取土地使用证。 2、以划拨、租赁、入股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必须连同地上建筑物一同抵押
在建工程抵押
关于在建项目抵押的条件,法律并未做明确规定。但是根据《担保法》、《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等的规定可以得出,在建项目抵押必须满足以下几种条件:
在建工程抵押
咨询银行相关部门。
在建工程抵押
根据《担保法》、《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等的规定可以得出,在建项目抵押必须满足以下几种条件: 1、已经交付全部土地出让金,取得国有
在建工程抵押
抵押合同是从合同,贷款期限已到,若对方不还款,你可以要求法院拍卖在建工程用以还款。
被拘留,车会没收吗?
是关于什么案情呢,建议你详细描述
谣言诽谤他人,导致他人自杀
可以报警,或者投诉即可
在执行案件中,如何填写原审案号
照实际填写案件的案号
未成年人退款,能否申请二次退款?
这是需要请问客服确定的
村干部打人至眉骨骨折,一根肋骨骨折,应该如何处理
被打伤后应:1.立即报警并申请伤情鉴定;2.根据伤情鉴定结果,通过律师提起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3.在诉讼中,提供充分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4.如判决胜诉,可申请执
建筑物可以质押吗
建筑物可以质押吗
在建工程抵押
医院里在我不知道情下用我的账号给其他病人开药
您可以先与医院沟通,要求他们解释并纠正此行为。如医院不予理睬,您可以向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并保留证据以备法律诉讼。
诈骗嫌疑人在警察询问时所骗财物是合作分红我该怎么办?
对诈骗指控,应提供证据反驳。具体操作:1.收集并提供合作协议、交易记录等,证明双方经济往来合法;2.若有律师,可让其协助整理证据,提供法律意见;3.主动配合警方
肇事者不处理伤者伤口,直接开车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怎么判?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报警、寻求法律援助和民事诉讼。应首先报警并保留交警出具的事故认定书,随后咨询律师了解自身权益,最后可考虑通过民事诉讼追究肇事者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