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对方不给财产怎么样处理
更新时间:2024-03-18 13: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夫妻离婚后对方不给财产的处理方法是当事人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夫妻离婚时可以分割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如婚后的经营投资收益、知识产权收入等。
一、
夫妻离婚后对方不给财产怎么样处理
夫妻离婚后对方不给财产的处理方法是: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后,执行员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
夫妻离婚后对方不给财产可以要求分割的财产范围
找法网提醒您,离婚可以分割的财产如下:
1.约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出于自愿协商一致,可以以书面形式约定财产的全部或部分归夫妻共同所有。
2.法定的夫妻共同财产。即工资、资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三、
夫妻离婚后对方不给财产申请执行的期限
夫妻离婚后对方不给财产申请执行的期限是2年时间。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离婚后财产不给怎样处理
一、离婚后财产问题怎么处理
1、离婚后财产问题需要进行以下处理:
(1)分割方式有协议分割和判决分割;
(2)协议分割指双方自己决定如何分割,可以自愿签署分割协议;
(3)判决分割指由法院判决如何分割,具有法律效力;
(4)分割原则。一般情况下夫妻财产一人一半,一般会考虑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有过错方少分或不分财产。
二、离婚财产分割注意什么
离婚财产分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分割的原则和标准;
2、婚姻存续期间,承担义务较多的,可以要求补偿,多分些财产;
3、对方如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等过错,无过错一方,可以要求赔偿;
4、离婚后一方生活有困难,可以从帮助的角度多分些财产;
5、跟子女的一方、妇女一方,在分房、财产可适当照顾;
6、财产分割最好找一个双方都信得过的人或律师做中证人,主持分割。
离婚后一方不给财产应该怎样处理
1. 离婚后,对方通常不可以不给财产。然而,如果男女双方通过协商一致并签署书面协议,可以不分配财产。
2.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通过协议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功,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3.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这些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将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4. 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夫妻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而夫或妻一方对外有负债,且相对人知道该约定,则该债务应由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5. 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通过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未能达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并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同时,对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应依法予以保护。
夫妻离婚后对方不给财产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夫妻离婚对于双方共同财产一方不给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