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程序包括什么程序

更新时间:2024-02-22 04: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行政诉讼程序包括的程序有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法院立案后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等。行政诉讼程序需要的材料有行政行为的证明材料、原告的身份证明等。
一、

行政诉讼程序包括什么程序

  行政诉讼程序包括以下程序:

  1.首先要确有管辖权的法院;

  2.原告要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3.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4.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通过审理作出判决。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二、

行政诉讼程序需要的材料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诉讼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材料有:

  1.原告的身份相关信息;

  2.被诉行政行为的证明相关材料;

  3.起诉状;

  4.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的材料;

  5.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诉讼时应当提交以下起诉材料:

  (一)原告的身份证明材料以及有效联系方式;

  (二)被诉行政行为或者不作为存在的材料;

  (三)原告与被诉行政行为具有利害关系的材料;

  (四)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由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代为起诉的,还应当在起诉状中写明或者在口头起诉时向人民法院说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并提交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和代理权限证明等材料。

行政诉讼

三、

行政诉讼程序的审理期限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对于一审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应当报请高级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在行政诉讼程序中,可以采用哪些强制措施?
关于行政诉讼程序的强制措施,主要有罚款、公告、向监察机关提出司法建议等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如违规程度等,可以选择适当的措施。对于轻微的违规,可能会选择罚款或公告;而对于严重的违规或者拒不执行的情况,可能会采取从账户划拨款额、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更严厉的措施。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律程序
提起行政诉讼需遵循法律程序:1.确定起诉法院,向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机关所在地法院提起;2.准备起诉状,明确原被告、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3.法院审查立案,符合条件的将立案;4.交纳诉讼费用,原告需按规定期限交纳。
在行政诉讼中,案件程序有哪些规定
行政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等。一审程序包含起诉、受理、审理、裁判;二审则是对未生效判决的审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错误判决;执行程序确保判决得到执行。
律师解答动态
行政投诉优先向城管部门提交书面投诉委托国内代理人授权委托手续:业主需在国外办理公证授权委托书,明确委
给朋友公司做监事有一定法律风险,若公司存在违法经营、财务造假等情况,监事因未履行监督职责,可能要承担
你好,这个确实双方可以进行调解,非必要的话也可以不开庭
先和卖家沟通,表明手机是假的,要求退款,保留好聊天记录。若卖家拒绝,可在平台上传能证明手机为假的证据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提交提前批不去的申请书,先写标题“放弃提前批申请”,然后写明个人信息、申请放弃原因,要真诚客观。接着
是需要去监狱会见吗还是去看守所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