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收益物业与业委会如何分配

更新时间:2024-02-24 17: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物业与业委会分配公共收益的方法是按照物业合同进行确定,若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双方可以协商分配。物业与业委会分配的公共收益包括小区公共区域的停车位收益、部分通信运营管理费等。
一、

物业与业委会如何分配公共收益

  公共收益物业与业委会的分配方法如下:

  1.分配的主要标准取决于物业合同,物业合同里一般会注明小区公共收益有多少是用于物业,有多少为业主收益;

  2.如果合同里没有约定,业委会要主动和物业进行协商分配,最好开具书面证明;

  3.小区公共收益一般都是属于全体业主的,不属于物业,分配给物业的也只是用于补充维修基金和其他消耗。

二、

物业与业委会分配的公共收益包括哪些

  1.公共区域的广告收益例如轿厢广告、户外广告;

  2.小区公共区域的停车位收益;

  3.小区公共区域内租赁的摊位收益;

  4.利用公共配套如活动场地、会所、游泳池经营收入;

  5.部分通信运营管理费;

  6.因损坏小区的公共设施进行的赔偿;

  7.自制售水机运营费用;

  8.物业管理用房的收益等。

业主委员会公共收益分配

三、

物业与业委会分配公共收益的纠纷怎么解决

  找法网提醒您,物业与业委会分配公共收益的纠纷如下解决:

  1.通过采取友好协商加以解决。

  2.通过各种调解加以解决。

  3.通过派出所加以解决。

  4.进行民事诉讼加以解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物业公共收益分配法规
物业公共收益归全体业主共有。根据法律规定,小区公共收益归所有业主享有,在扣除成本后,产生的费用归业主所有,利益分配也由业主决定。业主大会可自行决定公共收益的管理方式,可以选择由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或通过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委托给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若选择委托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应在银行开设专户进行专项存储,收支情况需单独立账,不得与企业的其他账户混用。
小区公共区域收益如何分配,我们该怎么跟物业协商?
一、民法典物业公共收益如何分配 1、物业公共收益的分配,由谁支配需召开业主大会,由全体业主投票决定。在小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前,根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受委托对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代为管理该小区的公共收益。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后,业主大会可自行决定公共收益由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或通过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委托给物业服务企业管理。 二、小区的公共收益如何使用 小区的公共收益的使用,具体如下: 1、维修、更新、改造、增设共用设施设备; 2、业主公益活动的开展; 3、业主委员会、业主监事会的工作经费和补贴; 4、邀请第三方对业主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经营性收益进行审核所需费用; 5、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约定的其他事项。
公共收益物业与业委会如何分配
如何分配主要取决于物业合同,物业合同里一般会注明小区公共收益有多少用于物业,有多少为业主收益。如果合同里没有约定的话,业委会要和物业进行协商分配,最好开具书面证明。 需要注意的是小区公共收益都是属于全体业主的,不属于物业,分配给物业的也只是用于补充维修基金和其他消耗。 一、小区的公共收益如何使用: 1、维修、更新、改造、增设共用设施设备; 2、业主公益活动的开展; 3、业主委员会、业主监事会的工作经费和补贴; 二、小区的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1、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2、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3、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4、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一条 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第二百八十二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遇到什么事情了,可以跟我讲一下事情的经过吗?
拘留期满释放时,警方通常不会主动通知家属接人,家属需自行联系拘留所确认释放时间。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一般来说,人没了就不能领失地保险了。失地保险是为保障失地农民生活,以生存为领取条件。若人去世,保险权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这种情况不好直接判断是否可信。对方开了凭证有一定保障,但也可能存在忽悠风险。你可先保留好合同、收据和
我也要提问